拆迁补偿款发放流程的核心是协议签订、资料审核、款项支付三阶段,关键环节包括评估确认、协议条款明确、资金审批及发放时效。以下是具体流程解析:
-
项目启动与评估
政府部门发布拆迁公告后,专业评估机构对房屋面积、结构、市场价值等进行测绘评估,结果需由拆迁方与被拆迁人现场确认。若存在争议,可协商委托第三方机构重新评估。 -
协商与协议签订
双方就补偿方式(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或组合形式)、金额、支付期限等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协议需明确付款时间、方式及违约责任,委托他人代签需公证或见证。 -
资料提交与审核
被拆迁人需提**权证明、身份文件、银行账户等资料。拆迁方审核通过后,上报审批并筹备资金。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还需完成补偿登记及方案公示。 -
款项支付与确认
资金到位后,拆迁方按协议约定支付补偿款,常见方式为银行转账。部分项目分阶段付款,如签约后支付50%,交房后付剩余款项。被拆迁人需签字确认收款。 -
特殊情况处理
产权纠纷房屋需公证保全证据后拆迁;抵押房产需抵押权人同意补偿分配方案;租赁房屋需先解除租赁关系。
提示:若政府拖欠补偿款,可通过行政诉讼**。建议保留协议、评估报告等文件,确保全程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