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
酒精代谢的生理过程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具体如下:
一、吸收阶段
-
吸收部位
酒精主要通过胃和小肠黏膜吸收,其中胃吸收约20%-30%,小肠吸收约60%-70%。
-
吸收速度
酒精在10-30分钟内可扩散至血液,此时血液酒精浓度迅速上升。
二、代谢阶段(肝脏为主)
-
乙醇脱氢酶(ADH)作用
酒精(乙醇)在肝脏中首先被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Acetaldehyde),此过程释放能量。
-
乙醛脱氢酶(ALDH)作用
乙醛进一步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Acetic Acid),毒性显著降低。若ALDH活性不足,乙醛会积累引发更严重的醉酒反应。
-
代谢速率
正常情况下,肝脏每小时可代谢约7克酒精,但个体差异(如酶活性)会影响代谢速度。
三、排泄阶段
-
主要排泄途径
-
代谢产物排泄 :乙酸可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供能,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和尿液排出。
-
少量直接排泄 :约5%的酒精(约10-20mg/100ml血液)通过呼吸、尿液和汗液直接排出。
-
-
时间线
酒精完全代谢需12小时以上,24小时后基本被清除。
四、影响因素
-
酶活性 :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差异导致个体对酒精的耐受性不同,例如东亚人群因ALDH2基因变异易出现脸红反应。
-
饮食与代谢 :空腹饮酒会加速吸收,碳酸饮料可能通过刺激胃动素分泌促进酒精吸收。
总结
酒精代谢是一个涉及多器官协同的复杂过程,肝脏是核心代谢器官。了解代谢机制有助于制定科学醒酒策略,但需注意过量饮酒会加重肝脏和大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