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纠纷的核心矛盾在于权属认定与利益分配失衡,典型案例显示争议多集中于安置资格判定、补偿标准分歧和协议效力争议。通过法律裁决与调解结合,既能保障被拆迁人权益,也有助于项目推进。
-
权属认定是纠纷首要焦点。离婚、继承等家庭关系变化常导致宅基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分离,例如前儿媳因离婚分得房屋却未被纳入补偿协议,需通过诉讼确认安置资格。裁决时需综合户籍、居住事实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避免机械套用方案条款。
-
补偿标准分歧需平衡法理与情理。同一宗宅基地存在多权利人时,奖励金、过渡费等分配易引发矛盾。若因拆迁方遗漏权利人导致搬迁延迟,仍应认定其符合奖励条件,体现公平性原则。调解中可引入第三方评估,缩小双方预期差距。
-
协议效力争议需审查程序合法性。无权处分行为可能仅导致协议部分无效,但若损害当事人重大利益(如未获协商机会),整体协议可能被撤销。行政机关裁决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确保补偿方案透明可执行。
建议被拆迁人提前明确权属,保留证据;拆迁方应完善摸底调查,避免程序瑕疵。法律途径与调解机制协同发力,方能实质性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