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标识与分类标准是国际通用的安全管理系统,通过 图形符号、颜色代码和文字说明 快速识别化学品危害性质,全球采用 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作为核心框架,中国以 GB 30000系列 国家标准落实执行。
危化品按物理危害(如爆炸物、易燃液体)、健康危害(如致癌性、毒性)和环境危害(如水生毒性)三大类划分,共9个主类别和28个子类别。标识必须包含象形图(如火焰代表易燃)、信号词(“危险”或“警告”)、危险性说明及防范措施,例如腐蚀性物质标有“腐蚀金属”图标和黑底白字警示框。
企业需严格遵循分类标准进行存储与运输:易燃液体需远离氧化剂,毒性物质需密封防泄漏。误标或混放可能引发事故,如强酸与碱接触导致剧烈反应。员工培训中需重点掌握标识解读,例如“骷髅头”代表急性毒性,“气瓶”象征压缩气体。
定期核查标签完整性是关键,褪色或破损需立即更换。国际运输还需符合UN编号和包装规范,例如UN 1090代表丙酮。新化学品上市前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测确定分类,并同步更新安全数据表(SDS)。
危化品标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正确应用能降低90%以上的人为操作风险。企业应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从采购到废弃全周期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