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自查是医院评级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评审结果和医疗质量等级。通过定期自查能提前发现感染管理漏洞,优化防控流程,并形成可追溯的台账体系,为评级提供数据支撑。亮点包括:自查结果与评级分数挂钩、持续改进机制可提升医院等级、台账管理是评审核心审查项。
医院评级将院感管理纳入“一票否决”项目,自查需覆盖感染监测、手卫生、消毒灭菌等全流程。例如,三甲医院评审要求每月开展科室级自查,并针对高风险环节(如手术室、ICU)进行专项检查。数据需实时更新至院感监测系统,确保评审专家能调取至少一年的完整记录。
自查质量取决于标准化程度。采用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结合国家《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化检查表,例如:环境清洁合格率≥95%、手卫生依从性≥80%等量化指标。部分省份还要求突击暗访式抽查,避免自查流于形式。
台账管理是评审加分项。建立电子化台账,包含培训记录、感染事件报告、整改反馈等,并按“感染风险等级”分类归档。某三甲医院通过台账分析,将导管相关感染率降低37%,成为评级中的典型案例。
院感自查需与日常质控结合,通过数据驱动改进。建议采用“一把手负责制”,将自查纳入绩效考核,同时借助信息化工具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