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洁员绩效考核标准主要围绕工作质量、效率、责任心和协作能力四大核心维度制定,具体包括清洁达标率、任务完成时效、设备维护情况及服务态度等量化指标,旨在通过客观评估提升服务水准与团队管理效能。
-
清洁质量:检查区域是否无垃圾、污渍、异味,重点考核卫生间、走廊等高频使用区域的卫生保持度,采用定期抽查与客户反馈结合评分。高频遗漏点(如墙角、设备背面)需列入扣分项。
-
工作效率:记录完成指定清洁面积或单项任务(如垃圾清运、地面抛光)的耗时,对比行业基准时间,超时完成需分析原因并改进流程。突发应急任务(如 spills 处理)的响应速度纳入加分项。
-
工具与耗材管理:评估清洁设备使用规范性(如是否正确操作洗地机)、耗材节约情况(消毒液、垃圾袋用量是否合理),违规操作导致设备损坏直接扣分。
-
服务意识:通过匿名问卷收集被服务对象的评价,关注沟通礼貌性、主动协助需求(如临时调整清洁时间)等软性指标,投诉次数与表扬信数量直接影响考核等级。
-
安全与考勤: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如湿滑区域放置警示牌),违规操作记重大过失;全勤率、迟到早退次数与绩效工资挂钩,代班需提前报备。
定期公示考核结果并针对性培训短板,优秀者可获得技能晋升或物质奖励,连续不达标者需重新培训或调岗。绩效考核应动态优化,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权重(如疫情期间消毒频次占比提高),确保公平性与激励作用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