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设计匠心。 其核心元素天安门、齿轮麦穗与五星分别代表人民民主专政、工农联盟和民族团结,设计过程历经多轮修改,最终由梁思成、林徽因等专家团队在1950年定型。
国徽诞生的关键节点
-
征集与初稿(1949-1950)
新中国成立后面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初期以玉璧、华表等传统元素为主,后聚焦天安门这一革命象征。 -
清华与央美之争
清华大学团队(梁思成、林徽因)主张简洁庄重,中央美术学院团队(张仃等)侧重写实细节,最终方案融合双方优点。 -
政治与艺术的平衡
***亲自提议加入齿轮麦穗,强调工农阶级;红色背景与金色轮廓体现革命精神与中华传统。
如今,国徽不仅悬挂于政府机构,更印刻在护照、货币上,成为国民认同的无声宣言。 它的演变史,恰是新中国从雏形到成熟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