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站北广场和南广场已实现全面互通,乘客从任一广场均可进入同一候车大厅,但两广场在功能定位、交通接驳和建筑规模上仍有差异:北广场主要承担高铁动车(C/G/D字头)及部分普速列车,规模是南广场的6倍;南广场则以普速列车(T/K/Z字头)为主,设计更注重传统铁路站功能。
-
功能定位
北广场是高铁动车核心枢纽,覆盖成渝、兰渝等高速铁路线路,站台数量占全站73%;南广场侧重普速列车,如渝怀、襄渝等传统线路。两广场通过地下通廊无缝连接,但列车类型分流仍明确。 -
建筑规模与设施
北广场地下5层设计,集成轨道交通4/10号线、长途汽车站及1300个车位的社会停车场,候车容量达2万人;南广场为地上3层结构,配备中国首个客运信息自动化系统,候车室可容纳5000人,设施更紧凑。 -
交通接驳
北广场出站可换乘地铁4/10号线,公交线路直达周边城市;南广场衔接地铁3号线/环线,8条公交线路覆盖主城区。两广场公交末班车均在21:00-22:00间,夜间出行需注意时间。 -
优化体验建议
高铁优先选北广场进站,普速列车建议南广场;换乘地铁10号线两广场均可达,但3号线仅限南广场。站内“刷脸”验票、免费充电台等设施北广场更密集。
重庆北站南北广场的差异化服务能满足多元出行需求,建议乘客根据车次类型和接驳工具选择入口,并预留20分钟换乘缓冲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