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土地整治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关键内容: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正在稳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等,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
耕地保护与提升耕地质量:国家强调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切实做到数量平衡、质量平衡、产能平衡,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整补散。
-
严格执法与系统推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分级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整合监管执法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把耕地保护放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考量,落实好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
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推进耕地用养结合和可持续利用,保持和提升耕地地力,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更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发展空间。
-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国家通过政策性金融**为土地整治项目提供建设资金,以自然资源资产和产业的经营收益作为还款来源实现整体资金平衡。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为项目提供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
优化土地开发利用:在保持空间布局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可对土地开发利用方式进行局部微调、统筹优化,明确了整治目标、任务、支持政策和底线要求。
-
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优化生产力布局,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大要素保障。
这些政策共同构成了国家对土地整治的全面部署,旨在通过科学规划、严格执法、系统推进和政策支持,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