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2035年 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1. 农业高质量发展
到2035年,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包括:
-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科技投入和创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 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发展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
- 增强农业竞争力:培育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2. 农村宜居环境
乡村振兴战略将显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包括:
- 基础设施完善: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活便利度。
- 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
- 公共服务提升: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3. 农民富裕生活
到2035年,农民的生活水平将大幅提高,包括:
- 收入增长: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如农业经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
- 社会保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
- 生活质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4. 乡村文化繁荣
乡村振兴战略将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包括:
-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如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等。
- 文化创新:推动农村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 文化自信: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5. 乡村治理有效
乡村振兴战略将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包括:
- 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 社会治理创新: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通过实现以上目标,乡村振兴战略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