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改革最新动态:深化体制改革,提升执法质量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旨在解决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执法等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最新动态显示,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呈现以下亮点:
-
明确执法权限,优化执法力量配置:
- 国务院部门持续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和资质资格认定,强化宏观管理和制度设定职责。
- 地方政府层面,省级政府强化统筹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能,市县政府强化直接面向企业和公民的执法职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执法部门建设。
- 通过制定或修改法律法规明确各层级政府职责权限,推进机构改革,实现执法力量的科学配置。
-
整合基层执法队伍,推行综合执法:
- 减少行政执法层级,加强基层执法力量,整合执法主体,推进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
- 推动同一领域或相近领域执法队伍整合,实行综合设置,提高执法效能。
- 各地积极探索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模式,优化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
-
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
- 完善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推动行政执法标准跨区域衔接。
- 建立科学合理的执法评价体系,加强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和评查等制度建设,明确执法责任。
- 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对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开展经常性监督,推动解决执法顽疾。
-
推动行政执法监督数字化建设:
- 利用数字技术丰富执法监督手段,提升信息化监督效能,为执法监督提供信息和大数据支撑。
- 通过事前事中的智能化检测实现预警式监督,推动执法监督从侧重事后督导向全流程监督转型。
-
畅通矛盾预防化解渠道:
- 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及时有效解决行政争议。
- 推进行政诉讼管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行政诉讼在解决行政执法争议中的终局作用。
- 发挥行政调解、行政裁决等机制在特定案件和各自领域内的作用。
-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
- 将法治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管理监督,提高违法行为发现率和查处率。
这些改革举措的实施,将有效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率,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