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审计是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合法的关键流程,其核心步骤包括:签订业务约定书、制定审计计划、实施现场审计、汇总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及出具报告。这些步骤环环相扣,旨在为投资者、监管方等提供可信的财务数据。
- 初步沟通与业务约定: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方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及责任,签署正式协议,为后续工作奠定法律基础。
- 审计计划制定:基于企业业务特点和风险评估,设计审计程序,包括抽样方法(如分析性复核、函证等)和重点领域(如收入确认、关联交易)。
- 现场审计执行:
- 数据核查:核对总账、明细账与原始凭证的一致性,验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项目的勾稽关系。
- 内控测试:评估财务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如成本核算、资金审批流程。
- 实质性程序:通过监盘存货、函证往来款项等方式,确认资产、负债及损益的真实性。
- 审计证据汇总:整理工作底稿,分析异常数据(如利润率波动、现金流异常),与企业沟通调整事项。
- 报告出具与意见发表:综合审计结果,判断报表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等结论,并附关键事项说明。
提示:审计质量依赖专业判断与独立性,企业需配合提供完整资料,同时关注期后事项(如重大诉讼)对财务数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