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处方调剂工作是通过专业药师团队对处方进行审核、调配、核对与发药的标准化流程,核心在于确保用药安全与精准服务。其步骤严格遵循“四查十对”原则,涵盖资质审核、用药适宜性评估及患者指导等关键环节,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
处方接收与资质审核
药师首先验证处方开具者的合法资质(如医师签名或电子签章),确认处方类型(普通、急诊、麻醉等)及有效性。同时检查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临床诊断)与处方日期,避免过期或篡改处方进入调配流程。 -
用药适宜性审核
药师需全面评估处方内容:- 核对药品与诊断的匹配性,避免超适应证用药;
- 检查剂量、用法(如皮试要求、给药途径)是否合理;
- 识别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或配伍禁忌;
- 对存疑处方及时联系医师修正,严重问题则拒绝调剂并记录上报。
-
精准调配与包装标示
调配时按处方顺序操作,优先处理特殊药品(如麻醉类),并严格登记。药品分装需标注名称、规格、用法及注意事项,对需特殊储存的药品加贴醒目标签,确保患者清晰识别。 -
双重核对与发药指导
执行“四查十对”:查处方(患者信息)、查药品(名称规格)、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性。发药时核对患者身份,口头说明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储存要求,尤其关注老年或慢性病患者的个体化用药需求。
处方调剂是医疗安全的最后防线,需药师以专业性与责任心贯穿每个细节。医疗机构应持续优化流程培训,结合信息化手段(如电子处方系统)提升效率,同时强化患者沟通,构建“审核-调配-指导”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