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票是确保作业安全的核心文件,其填写流程需严格遵循规范,关键环节包括: 责任人分级确认、危害辨识与安全措施双签、气体检测数据实时记录、作业票四联单动态管理。
-
基础信息填写:作业单位与受限空间所在单位需分别填写设备名称、原有介质、作业内容等基础信息,作业证编号和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必须明确标注。监护人、作业人员姓名需逐一列出,不得简写。
-
安全措施双签机制:安全措施分为两部分,1-5项由设备管理人员确认(如盲板隔离清单、设备置换状态),6-10项由作业单位负责人签字(如防爆工具检查、通风条件)。第11项为双方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的额外措施,体现动态风险管理。
-
气体检测与时效性:检测需覆盖空间上中下三层,使用两台仪器同步进行,数据偏差需在误差范围内。合格标准严格:可燃气体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的0.5%(下限≥4%)或0.2%(下限<4%),氧含量18%-21%,有毒物质符合GBZ2.1限值。检测报告需粘贴于作业证或填写在指定位置,超30分钟需重新检测。
-
动态管理与闭环:作业证分四联,分别由存根、作业负责人、监护人、控制室持有。作业结束需恢复拆卸设施、清理现场,双方检查确认后封闭空间。延期作业需单独申请,特殊作业证存档1年备查。
提示:作业票不仅是流程记录,更是风险控制的实时工具。填写时需确保每项措施“确认到人”,数据“可追溯”,全程“留痕管理”,才能有效规避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