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的完整流程需严格遵循“审批-准备-检测-防护-监护-清理”六步法,核心在于通过气体检测、安全隔离和全程监护消除中毒、窒息、爆炸等风险。
-
作业审批
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明确责任人、作业内容和时限。需识别危险因素(如缺氧、有毒气体、机械伤害等),制定防护措施并经安全部门审核签字。 -
安全准备
切断与受限空间连接的管道电源(禁用阀门替代盲板),设置警示标识,强制通风置换内部气体。检查救援设备(呼吸器、安全绳、报警仪等)并确保完好可用。 -
环境检测
作业前30分钟内检测氧含量(19.5%-21%)、可燃气体(爆炸下限<0.5%)及有毒物质浓度,不合格严禁进入。作业中每2小时复测,异常立即撤离。 -
个体防护
根据环境选择防护装备:防毒面具(有毒环境)、防静电服(易燃易爆)、防酸碱服(腐蚀性介质)。潮湿空间内使用12V安全电压照明工具。 -
全程监护
监护人员需实时与作业者保持联络,禁止擅离岗位。发生险情时按预案施救,严禁盲目进入。交叉作业需避免工具抛掷和误操作。 -
作业收尾
清理工具和人员,恢复隔离设施,关闭出入口。记录作业数据并存档,未完成的延期需重新审批。
提示: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致命事故,务必通过培训提升应急能力,定期演练强化流程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