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及离差值在统计意义上出现显著变化的现象,其核心特征和成因如下:
一、核心定义
-
统计显著变化
指气候平均值(如平均气温、降水量)或离差值(极端天气频率)在30年或更长时间尺度上出现显著变化。离差值越大,气候不稳定性越高。
-
时间尺度分类
-
地质时期 :万年以上尺度变化(如冰期、间冰期);
-
历史时期 :人类文明产生以来(约1万年)的气候变化;
-
现代气候变化 :1850年有全球气象记录以来的变化,以全球变暖为主。
-
二、主要成因
-
自然因素
- 太阳辐射变化、地球轨道参数调整、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变化等。
-
人类活动
-
温室气体排放(如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
土地利用变化(如森林砍伐、城市化)。
-
三、影响与风险
-
极端天气 :频率和强度增加(如暴雨、干旱);
-
生态系统 :物种分布改变、生物多样性下降;
-
人类健康 :热浪、疾病传播风险上升。
四、国际定义差异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强调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大气成分变化;
-
IPCC :涵盖自然变率和人类活动引起的任何气候变化。
五、应对措施
-
减排温室气体 :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
-
适应策略 :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灾害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