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兼具海洋性与季风性特征。冬季晴冷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春秋过渡季阴晴多变,同时因地形复杂和濒海影响,气象灾害频繁但资源丰富。
-
四季分明,温差适中:年平均气温15~18℃,1月最冷(极端最低-17.4℃),7月最热(极端最高44.1℃)。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晴冷干燥;夏季受副热带高压主导,高温多湿,昼夜温差较小。春秋季南北气流交替频繁,春季“一日三变”,秋季偶有“秋老虎”现象。
-
降水充沛但分布不均:年均降水量980~2000毫米,由西南向东北递增,5-6月梅雨季占全年降水30%以上。沿海山区如雁荡山降水最多,金衢盆地相对少雨。雨热同期(夏季降水占40%~50%)利于农耕,但易引发洪涝或伏旱。
-
海洋调节显著:东海减弱冬季寒潮和夏季酷暑,沿海地区无霜期达270天,比内陆长30天以上。但台风年均影响3~4次,带来狂风暴雨,占全年灾害损失的70%。
-
气象灾害多样:除台风外,春季倒春寒、冰雹,夏季雷**旱,秋冬寒潮大雾频发。地形抬升加剧暴雨强度,如2013年余姚水灾单日雨量破500毫米。
-
光热资源优越:年日照1710~2200小时,≥10℃积温4700~5600℃,适宜茶叶、柑橘等经济作物生长。舟山群岛因海风调节,成为避暑胜地。
浙江气候既孕育了“鱼米之乡”的富庶,也需防范极端天气。合理利用季风规律与海洋资源,是应对气候挑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