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由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长期气候状态改变,其中全球变暖是最紧迫的威胁,直接影响生态系统、农业、海平面及人类健康。
-
全球气候变暖: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毁林等活动大幅增加温室气体(如、)浓度,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近百年全球地表温度升高约0.85℃,北极变暖尤为显著,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年均上升1.7毫米。
-
酸雨与臭氧层破坏:工业排放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形成酸雨,损害土壤和水体;氟氯烃类物质消耗臭氧层,增加紫外线辐射风险。
-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热浪、暴雨、飓风等灾害增多,威胁基础设施和粮食安全。例如,升温2.5℃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损害。
-
自然与人为双重驱动:太阳活动、火山喷发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但人为排放是近现代气候变化的主因,发达国家累计贡献约80%的排放。
提示:减少碳足迹、践行绿色生活(如节能、低碳出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行动,需全球协作以延缓变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