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正以空前速度加剧,主要特征包括:2024年成为175年来最热年份,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升高1.55℃;冰川消融速度创纪录,海平面上升速率翻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珊瑚白化、野火等生态危机持续恶化。
-
气温与温室气体浓度突破历史极值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连续刷新纪录,近十年(2015-2024年)为史上最热十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工业化前水平的151%,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分别升至265%和125%,且仍在持续上升。厄尔尼诺现象叠加人类活动加速了升温趋势,部分区域如欧洲升温速度达全球平均值的两倍。 -
海洋与冰冻圈系统濒临临界点
海洋热含量达65年观测峰值,酸化速率远超历史水平,导致84%的珊瑚礁白化。北极海冰范围降至卫星时代第七低,南极海冰连续三年低于200万平方公里。冰川质量损失加剧,挪威、安第斯山脉等地冰川消融量达历史峰值,威胁全球淡水资源储备。 -
极端气候灾害链式爆发
热浪、飓风、洪涝等灾害频率与强度显著增加:印度提前遭遇43℃高温,美国佛罗里达州因飓风损失超200亿美元,撒哈拉以南非洲洪水摧毁数百万人生计。气候难民数量创2008年以来新高,18个国家陷入严重粮食危机。 -
生态与经济系统遭受系统性冲击
北极熊等物种因栖息地丧失濒临灭绝,农作物减产和供应链中断推高全球通胀。低碳转型压力与物理风险叠加,可能引发“气候明斯基时刻”,导致金融系统动荡。
应对气候变化需全球协同行动,包括加速能源转型、强化早期预警系统、保护关键生态系统。个人可通过低碳生活方式减少碳足迹,而政策制定者需平衡减缓与适应策略,以降低不可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