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补偿费的计算需综合房屋价值、土地用途、政策标准等因素,核心公式为:房屋补偿=评估价+装修补偿+搬迁费,土地补偿=年产值×补偿倍数×面积。 具体计算需结合地方政策,关键变量包括评估基准价、安置面积、奖励系数等,不同补偿方式(货币/产权调换)算法差异显著。
-
房屋补偿部分:货币补偿通常采用“评估价+装修补偿+搬迁过渡费”,例如评估价按市场比准价×面积,装修补偿按协商或固定标准计算。产权调换则需扣除差价,公式为:(评估价+装修补偿)-置换房评估价。若选择市场化安置(如房票),可能涉及1.2倍奖励系数。
-
土地补偿部分:耕地补偿普遍采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补偿倍数(6-10倍)×面积”,安置补助费另按需安置人口计算。例如,每公顷安置费=年产值×15倍(若补偿倍数≥15)。非耕地或菜地可能附加开发建设基金。
-
地方政策变量:部分地区对“有效建筑面积”分级计算,如200㎡以内按结构差价结算,超出部分按评估价60%计算。奖励费(签约/腾空)可能直接纳入房票总额,临时安置费可选择货币或叠加至票面。
提示:实际计算需以最新地方文件为准,建议通过专业评估或法律咨询核对细节,避免遗漏青苗补偿、停产停业损失等衍生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