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装修走线图是家装隐蔽工程的核心规划,直接决定安全性、维修便利性和长期使用体验。关键要点包括:走顶便于检修但成本高,走地性价比优但维修难,走墙折中需避承重结构;强弱电需分距30cm以上,水路优先走顶防渗漏;横平竖直布线+拍照留底是后期维护的关键。
-
走顶/走墙/走地的科学选择
- 走顶:水管和电线优先走顶,漏水可快速发现且避免浸泡电路,但需吊顶隐藏,成本较高。厨房、卫生间等湿区强烈推荐此方式。
- 走墙:垂直线槽节省空间,但禁止横向开承重墙,热水管需加保温层。适合定制柜体后方或非承重墙区域。
- 走地:电路点对点斜线铺设性价比高,但水管走地易渗漏且难检修,仅推荐干燥区域(如客厅)使用。
-
布线规范与避坑指南
- 电路:强电(插座、空调)与弱电(网线)分距30cm,交叉时用镀锌管屏蔽干扰。普通插座用2.5平方毫米线,大功率电器(如空调)需4平方毫米专线。
- 水路:PPR管热熔连接,冷热水管分色(左热右冷),打压测试0.6-0.8兆帕。卫生间水管必须走顶,并预留检修口。
-
设计细节提升实用性
- 全屋分区规划:厨房操作台预留3个以上带开关插座,马桶旁留智能马桶插座,床头设双控开关+USB插座。
- 施工留档:完工后拍摄线管走向图存档,避免后期打孔破坏管线,标注尺寸便于定位。
提示:混合布线(如厨卫走顶、客厅走地)能平衡成本与安全,务必选择专业团队施工并签订质保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