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通知书格式范文是法律或行政程序中用于正式通知相关人员接受询问的标准化文书,其核心要素包括案件信息、询问时间地点、法律依据及材料要求。 规范的格式需体现权威性、清晰性和合法性,确保程序正当且便于执行。以下是关键要点和实用范例:
-
基本结构
询问通知书通常由标题、文书编号、被询问人信息、案件概述、法律依据、询问要求(时间/地点/携带材料)、落款(机关印章/日期)组成。例如公安机关的询问通知书会明确引用《刑事诉讼法》第122条,而市场监管部门则依据《行政处罚法》第55条。 -
法律条款引用
不同领域的询问通知书需对应相关法律。如市场监督模板中需注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第五十五条,你(单位)有如实回答询问的义务”,而刑事案件的文书则需关联《刑事诉讼法》具体条款。 -
材料清单细化
要求携带的材料需具体化,避免模糊表述。例如:“1.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 与案件相关的合同或交易记录;3. 授权委托书(如委托代理人)”。市场监管类文书还可能要求营业执照副本等。 -
时间地点明确性
询问时间应精确到分钟(如“2025年5月20日14时30分”),地点需详细到具体办公室或地址,避免歧义。部分模板会附加联系人电话以便确认。 -
多场景适配范例
- 刑事案件:公安机关模板包含存根、正本、副本三联,正本需注明“为查明案件事实,根据《刑事诉讼法》第XX条通知你接受询问”。
- 行政执法: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版本需列明案由,并强调“不得拒绝或阻挠调查”。
总结:撰写询问通知书时,务必严格遵循法定格式,确保信息完整、条款准确,同时兼顾可执行性。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领域(如司法、行政、市场监管)选择对应模板,并注意文书送达的合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