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五育融合、湖湘特色、实践创新”为核心,构建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突出语文、科学、体育与健康的课时优势,并首创“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等特色课程,全面夯实学生核心素养。
-
课程体系分层明确
国家课程占比最高(如语文20%-22%、数学13%-15%),奠定学科基础;地方课程融入湖湘文化、生命健康教育,强化地域认同;校本课程由学校自主开发,满足个性化需求,如舞蹈、戏剧等艺术选修。 -
学科设置与时俱进
科学课程贯穿九年(8%-10%课时),初中分科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独立开设(三至八年级),劳动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外语灵活可选英语、日语或俄语,小学三年级起学,打破单一语种限制。 -
实践与综合能力导向
倡导“做中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占比高,如综合实践活动侧重社会调研、工程实践。艺术课程新增影视、数字媒体等内容,八至九年级需选修两项,提升审美与创造力。 -
湖湘文化深度渗透
七至八年级开设“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结合专题教育(如民族团结、国家安全),通过研学、班会等活动,将红色教育、传统技艺融入教学,培养家国情怀。
提示:学校可弹性安排“长短课”,统筹课后服务与校本课程,利用湖南自然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如韶山红色研学、洞庭湖生态考察等,让标准落地更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