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公共资源交易网是当地招投标活动的核心平台,以全流程电子化、透明化监管和高效服务为核心优势,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其通过“五项举措”降低质疑投诉率、常态化远程异地评标、强化信用管理等手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交易总额超74亿元,节资增值约17.68亿元。
-
全流程电子化提升效率
平台实现从项目登记到中标通知书发放全程网办,支持远程异地评标,利用“筑龙”“易采虹”系统打破地域限制,减少人为干扰。2023年累计开展远程评标55次,节约评标资金50万元,缩短时长300小时。 -
透明监管保障公平性
严把招标文件编制关,杜绝倾向性条款;评标专家随机抽取并全程录音录像,建立“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投诉处理结果公开,鼓励内部举报,2023年质疑投诉率显著下降。 -
信用管理与服务创新
推行“阳光拍卖”规则,打击“阴阳合同”“低中高结”行为;对重点工程开放“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加速项目落地。新建8000平方米标准化交易场所,硬件水平居安徽省县域前列。 -
跨区域协作与资源共享
推动跨平台交易服务,2023年完成异地项目13个,交易额占比全县工程总额79.23%。信息共享机制解决多头监管问题,提升执法效率。
提示: 市场主体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招标信息与监控视频,参与前需熟悉电子标书制作规则,关注信用公示避免违规。萧县的经验表明,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是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