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需兼顾物理降温与饮食调理,核心在于及时补水、清淡饮食、合理作息,并善用天然食材清热解暑。 绿豆、西瓜、苦瓜等食物富含电解质和维生素,能有效预防中暑;同时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保持环境通风是基础防护措施。
-
科学补水,平衡电解质
高温出汗易导致脱水,每日饮水不少于1.5升,可搭配淡盐水或含钾饮品(如椰子水)。西瓜、桃子等水果既能补水,又能补充流失的矿物质,绿豆汤、金银花茶等传统饮品兼具清热功效。 -
饮食清淡,多吃应季蔬果
夏季脾胃功能较弱,需减少油腻辛辣食物。推荐苦瓜、黄瓜、绿叶蔬菜等凉性食材,可凉拌或清炒。西瓜翠衣绿豆汤(绿豆与西瓜白瓤同煮)是经典解暑食疗方,能利尿降温。 -
调整作息,避免高温暴露
正午11点至下午3点紫外线最强,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若需外出,佩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并选择透气衣物。室内保持通风,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左右,避免直吹。 -
食疗搭配,针对性解暑
湿热体质者可常饮薏苡仁赤小豆汤健脾祛湿;北方温差大时,可用党参、瘦肉煲汤补气。苦瓜豆腐汤、灵芝薄荷饮等药膳适合长期调理,但脾胃虚寒者需控制寒凉食材摄入量。 -
特殊人群重点防护
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更易中暑,需密切观察头晕、胸闷等症状。建议备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并优先选择温和食疗如莲子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
防暑需长期坚持,结合个体体质灵活调整。若出现严重中暑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可记录饮食与身体反应,逐步优化防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