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双关的成语例子10个

谐音双关是一种巧妙的语言修辞手法,通过利用同音或近音字,使成语同时具有两种含义,既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又富有深意。以下为您精选10个谐音双关的成语例子,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语言现象:

  1. 步步为营 → 步步为赢:原本指行动谨慎,现也可指每一步都力求胜利。
  2. 久负盛名 → 酒负盛名:原意是长期享有好的名声,通过谐音可指酒品品质卓越。
  3. 天长地久 → 天尝地酒:原意是时间长久,谐音后可指品尝美酒。
  4. 有备无患 → 有杯无患:原意是事先准备可避免祸患,谐音后可指有酒无患。
  5. 别来无恙 → 鳖来无恙:原意是问候对方平安,谐音后可指鳖类水产健康无恙。
  6. 一鸣惊人 → 一明惊人:原意是平时不声不响,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谐音后可指明亮的光线令人惊叹。
  7. 一毛不拔 → 一毛不拔:原意是吝啬,谐音后可指一根毛发都不拔,形容整洁。
  8. 无所不包 → 无所不包:原意是形容包含的内容非常多,谐音后可指什么东西都能装下。
  9. 当之无愧 → 当铺之无愧:原意是完全当得起,谐音后可指在当铺中典当之物无瑕疵。
  10. 衣帽取人 → 衣帽取人:原意是根据人的衣着来判断其品质,谐音后可指直接摘取衣帽。

这些谐音双关成语通过巧妙的语言转换,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还能在特定语境中传递双重的信息和幽默感。在写作或交流中,适当运用这类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表达的深度。

本文《谐音双关的成语例子10个》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75378.html

相关推荐

谐音词语大全

​​谐音词语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条件创造的特殊词汇,广泛用于语言幽默、广告宣传和网络文化中,既能增强趣味性又易引发联想。以下从文化背景、应用分类、使用场景等角度详细介绍。​ ​ 汉语谐音是基于同音或近音条件的文字游戏,传统歇后语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便属此类。现代网络语言进一步拓展其边界,例如“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但觉得很厉害)、“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

2025-05-19 高考

春节的谐音寓意

春节的谐音寓意主要体现在传统祝福语和民俗活动中,通过谐音传递吉祥、祈福的美好愿望。以下是主要分类及示例: 一、传统谐音祝福语 福倒(福到) 通过“倒”与“到”的谐音,表达福气降临的期盼。 年年有余(鱼) 鱼与“余”谐音,象征生活富足、富余。 岁岁平安(碎) 碎与“岁”谐音,用于化解打碎物品时的不吉利,表达平安祝愿。 加冠(官)进爵 “冠”与“官”谐音,祝福仕途晋升。 蝠兽(福寿)连绵

2025-05-19 高考

谐音双关的典型例子

​​谐音双关是汉语中一种巧妙利用同音或近音字词制造双重语义的修辞手法,既能传递幽默趣味,又能含蓄表达深层含义。​ ​其典型例子广泛存在于古典文学、民俗文化及现代网络用语中,如诗词对联的“晴”与“情”、广告语的“柿”与“事”,既展现语言智慧,又符合文化审美需求。 古典文学中,刘禹锡《竹枝词 》“道是无晴却有晴”以天气的“晴”暗指情感的“情”,含蓄描绘少女心事

2025-05-19 高考

谐音双关现象有哪些

谐音双关现象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文化习俗和网络语境中,其核心是通过音同或音近字词创造双重语义,兼具幽默与寓意。以下是具体表现形式: 一、语言表达中的谐音双关 传统文学运用 诗词歌赋 :如刘禹锡《竹枝词》中“道是无晴却有晴”,“晴”谐音“情”;《红楼梦》中“甄士隐”“贾雨村”谐音“真事隐”“假语存”。 - 对联歇后语 :如“二三四五”缺“一”(衣),“六七八九”少“十”(食)

2025-05-19 高考

谐音双关的成语有哪些

​​谐音双关的成语通常通过同音或近音字替换原词,形成双重含义,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深意。以下是经典示例及解析:​ ​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 以“舅”谐音“旧”,讽刺墨守成规,表面是动作描述,实则点破本质。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 用“书”代“输”,形容屡战屡败,借名人形象强化诙谐感。 ​​老虎拉车——谁赶(敢)​ ​ “赶”与“敢”同音,制造反差悬念,凸显荒诞逻辑。

2025-05-19 高考

谐音双关的幽默句

谐音双关的幽默句主要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将字面意义与引申含义结合,产生诙谐效果。以下是精选的幽默句例,涵盖诗词、对联、歇后语等多种形式: 一、诗词类 刘禹锡《竹枝词》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通过“晴”与“情”的谐音,表达爱意中的微妙情感。 清代纪晓岚趣事 狗问“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答“垂尾是狼,上竖(尚书)是狗” 利用官职名称谐音制造幽默。 二、对联类 搞笑对联 上联

2025-05-19 高考

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的诗句造句

​​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的诗句造句,是通过词语的同音或多义性,使语句同时隐含两种含义的修辞手法,既能增强语言趣味性,又能深化表达内涵。​ ​ ​​谐音双关​ ​:利用同音或近音词制造双关效果。例如刘禹锡《竹枝词 》“道是无晴却有晴”,“晴”谐音“情”,表面写天气,实则暗指情感;又如民歌中“莲子”谐“怜子”,“藕”谐“偶”,含蓄传递爱慕之情。这类双关常见于古典诗词和民歌,通过音韵关联巧妙传递言外之意

2025-05-19 高考

谐音双关的例子10个

谐音双关是一种巧妙的修辞手法,通过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词,使语句在字面意义之外还蕴含另一层意思,从而达到幽默、含蓄或深刻的效果。以下列举10个经典的谐音双关例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谐音“思”,表达相思之情。)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谐音“情”,既指天气,又指感情。) 万“柿”如意 。(“柿”谐音“事”,寓意万事如意。) 我失骄杨君失柳

2025-05-19 高考

谐音双关的四字词语

​​谐音双关的四字词语通过同音或近音替换制造双重含义,既生动幽默又蕴含深意,常见于文学、民俗及日常表达,例如“一箭双雕”(谐音“见剑霜凋”)、“骑驴看唱本”(谐音“岂旅侃本”)等,既保留原意又延伸趣味性解读。​ ​ ​​谐音双关的核心原理​ ​ 谐音双关的精髓在于利用汉字的同音或近音特性,以表面语义为引子,触发隐藏的、更深层含义。例如“外甥打灯笼”(本义为照明工具)与“照旧(舅)”形成关联

2025-05-19 高考

民俗节庆文化中谐音成语生肖

民俗节庆文化中,谐音成语与生肖的结合主要体现在祝福语和吉祥话中,通过谐音传递美好寓意。以下是主要分类及示例: 一、鼠年相关谐音成语 鼠目寸光 (鼠):形容目光短浅 鼠窜狼奔 (鼠):形容惊慌失措地逃跑 非你莫属 (鼠):强调唯一性 数不胜数 (鼠):形容数量极多 乐不思蜀 (鼠):形容沉迷安逸生活 二、牛年相关谐音成语 牛气冲天 (牛):形容气势旺盛 对牛弹琴 (牛)

2025-05-19 高考

谐音撩人的小句子

​​谐音撩人的小句子,巧妙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制造甜蜜双关,既能传递心意又自带幽默感,是社交互动中的“氛围调节剂”。​ ​ 比如“我紫薯于你”(只属于你)、“辣馍喜欢你”(辣么喜欢你),这类表达通过语音联想触发情感共鸣,尤其适合轻松场景下的情感传递。 ​​自然融入生活场景​ ​:从奶茶名“芋泥波波”衍生出“遇你扑通心跳”,或将“晚安”谐音为“安排梦里约会”,让日常对话瞬间升温。零食

2025-05-19 高考

风俗谐音有哪些

中国民俗中的谐音文化主要体现在节日习俗、婚嫁礼仪等方面,通过谐音传递吉祥寓意。以下是典型例子: 春节习俗 年年有余 :吃鱼象征富足,因“鱼”与“余”谐音。 福到 :倒贴“福”字,因“倒”与“到”谐音,寓意福气到来。 步步高升 :吃年糕,因“糕”与“高”谐音,象征事业进步。 除陈布新 :扫尘时因“尘”与“陈”谐音,寓意辞旧迎新。 婚嫁习俗 筷(快)火(伙) :谐音祝福新人成婚迅速

2025-05-19 高考

谐音大全500个

​​谐音大全500个涵盖生活、语言、数字等领域,掌握谐音能增添趣味性并提升记忆力,以下是详细内容。​ ​ 数字类谐音丰富,如“1”谐音“腰、旺、豆”;“2”有“两、铃儿、耳”;“3”对应“仨、散、山”;“4”是“四、死、思”;“5”为“五、屋、发”;“6”有“溜、漏、柳”;“7”是“吃、气、妻”;“8”对应“爸、发、巴”;“9”是“久、舅、揪”;“0”为“洞、零、东”。 生活类谐音妙趣横生

2025-05-19 高考

谐音对联100个

很抱歉,目前无法提供完整的100个谐音对联。谐音对联需要结合具体场景和节日创作,内容涵盖生活、历史、自然等多方面。以下是部分精选谐音对联供参考: 一、生活趣味类 上联:莲(连)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 上联: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 上联: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 上联: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 二、历史典故类 上联:因荷而得藕(偶),有杏不须梅(媒) 上联:月朗星稀

2025-05-19 高考

壮话骂人谐音

壮话骂人谐音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常见于广西地区,其核心特点在于利用谐音巧妙地表达情绪或攻击对方,同时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以下从常见表达、语言特点和文化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常见表达 壮话骂人谐音的常见表达丰富多样,其中一些表达如“挖占缺落”常用来形容对方笨拙或缺乏自理能力;而“拉番屎伐鸟几维锡”则是一个粗俗但形象生动的句子,用以嘲讽对方的愚蠢或无能

2025-05-19 高考

数字谐音对联大全如缺衣少食

​​数字谐音对联是一种巧妙利用数字与汉字谐音关系的文学形式,既能展现语言智慧,又暗含社会寓意。例如经典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通过缺“一”少“十”的谐音,含蓄表达“缺衣少食”的民生疾苦,成为流传百年的文化符号。​ ​ 数字谐音对联的创作核心在于谐音双关。例如“江南日暖难存雪”中“雪”谐音“薛”,暗指人物姓氏;“塞北风高不住楼”则以“楼”谐音“娄”,形成针锋相对的趣味

2025-05-19 高考

谐音对联横批缺衣少食

​​谐音对联横批“缺衣少食”是一种通过同音字或近音字替换巧妙表达吉祥寓意的创作方式,其关键亮点在于化用“缺衣少食”的表面负面含义为生活富足的祝福。​ ​ 谐音是中文对联创作中常见的语言技巧,通过在文字表面含义与深层寓意间建立双关关联,常能达到幽默或深刻的效果。例如“缺衣(一)少食(十)”可谐音为“一十”,象征从零开始的完整与圆满;也可将“缺衣少食”扩展为“缺衣(一)少食(食全食美)”

2025-05-19 高考

类似缺衣少食的谐音对联

“缺衣少食”是一副经典的谐音对联,其巧妙地利用数字的谐音,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语言艺术。这副对联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许多对联爱好者的心头好。 一、对联的组成与谐音 这副对联由上联“二三四五”和下联“六七八九”组成,横批为“南北”。其中,上联缺少数字“一”,下联缺少数字“十”,通过谐音形成“缺衣少食”这一寓意。横批“南北”则暗含“没有东西”的意思,进一步强化了上下联的意境。 二

2025-05-19 高考

谐音对联大全5年级

​​谐音对联是一种巧妙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特点创作的对联形式,既能展现语言趣味性,又能帮助小学生理解汉字的多义性。​ ​ 五年级学生通过学习谐音对联,可以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汉字音形义的理解,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下是精选的谐音对联示例与学习价值分析: ​​经典谐音对联示例​ ​ 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下联:水流东坡诗(尸)。 通过“河上”与“和尚”、“诗”与“尸”的谐音

2025-05-19 高考

谐音对联大全带横批

​​谐音对联以音近字或同音字为核心创作技巧,巧妙融合趣味与智慧,结合横批升华主题,既考验文字功底又暗藏机锋,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以下分类展示精选谐音对联及横批,并解析其精妙之处。​ ​ 上联「因荷而得藕」对应下联「有杏不须梅」,以「荷-何」「藕-偶」「杏-幸」「梅-媒」四重谐音双关,传递「因何得偶,有幸无需媒」的婚恋祝福,横批「自由恋爱」点明主旨;另一经典为「贾岛醉来非假倒」与「刘伶饮酒不留零」

2025-05-19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