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高东低,中间平原
四川盆地的地势特征可综合归纳如下:
一、整体地势格局
-
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
四川盆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为高原和山地(海拔4000米以上),东部为平原和丘陵(海拔1000-3000米),形成明显的阶梯状分布。
-
地形分区
-
成都平原 :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是盆地内最大的平原,由岷江等河流冲积形成,地势平坦且土壤肥沃,被誉为“天府之国”。
-
川中丘陵 :覆盖盆地中部,以紫色土为主,地表破碎,农业开发相对受限。
-
川东平行岭谷 :位于华蓥山以东,由平行山脉与谷地相间组成,是页岩气等资源富集区。
-
二、构造与成因
-
受亚欧板块地质活动影响,盆地底部自西向东倾斜,形成“信封状”地形。
-
盆地边缘被龙门山、大巴山、巫山等山脉环绕,北部秦岭阻挡冷空气,形成独特气候。
三、气候与地形关系
-
气候特征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降水集中于夏季。
-
地形影响 :盆地闭塞性导致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夏季高温高湿易形成雾气,形成“蜀犬吠日”现象。
四、其他特征
-
土壤与植被 :紫色土广布,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
水系分布 :长江及其支流(岷江、嘉陵江等)自南部贯穿,形成羽状水系。
四川盆地地势以西高东低为特征,分为成都平原、丘陵和平原三个主要区域,地形复杂且与气候、水系等自然要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