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是长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以“和县猿人”遗址、凌家滩史前文明、李白诗歌文化为三大核心亮点,兼具钢铁工业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多元历史脉络。
-
史前文明与长江文化源头
马鞍山境内和县猿人遗址距今约40万年,是长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的关键证据;含山凌家滩遗址距今5300年,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其玉器与祭祀体系将中国城市史推进千年。春秋时期吴楚争霸的“长岸之战”、南宋“采石大捷”等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奠定其“金陵屏障、建康锁钥”的战略地位。 -
诗歌之城与文学遗产
唐代李白在此创作《望天门山》等60余首诗篇并终老于大青山,刘禹锡《陋室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李之仪《卜算子》等名作均诞生于此。1989年起连续举办“李白诗歌节”,获“中国诗歌之城”称号,诗歌文化成为城市核心IP。 -
工业文明与生态转型
1956年因马钢建市,钢铁工业塑造“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城市精神,曾创下中国钢铁业多项第一。近年来推动生态修复,薛家洼、凹山矿坑变身为“城市生态客厅”,长江禁渔与江豚保护立法全国领先,实现从“钢城”到“智造名城”“生态福地”的跨越。
提示:探访马鞍山可沿“凌家滩—采石矶—李白文化园—钢铁工业遗址”主线,感受文明演进与时代交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