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历史文化

​马鞍山市是长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以“和县猿人”遗址、凌家滩史前文明、李白诗歌文化为三大核心亮点,兼具钢铁工业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多元历史脉络。​

  1. ​史前文明与长江文化源头​
    马鞍山境内和县猿人遗址距今约40万年,是长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的关键证据;含山凌家滩遗址距今5300年,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其玉器与祭祀体系将中国城市史推进千年。春秋时期吴楚争霸的“长岸之战”、南宋“采石大捷”等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奠定其“金陵屏障、建康锁钥”的战略地位。

  2. ​诗歌之城与文学遗产​
    唐代李白在此创作《望天门山》等60余首诗篇并终老于大青山,刘禹锡《陋室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李之仪《卜算子》等名作均诞生于此。1989年起连续举办“李白诗歌节”,获“中国诗歌之城”称号,诗歌文化成为城市核心IP。

  3. ​工业文明与生态转型​
    1956年因马钢建市,钢铁工业塑造“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城市精神,曾创下中国钢铁业多项第一。近年来推动生态修复,薛家洼、凹山矿坑变身为“城市生态客厅”,长江禁渔与江豚保护立法全国领先,实现从“钢城”到“智造名城”“生态福地”的跨越。

​提示​​:探访马鞍山可沿“凌家滩—采石矶—李白文化园—钢铁工业遗址”主线,感受文明演进与时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本文《马鞍山市历史文化》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77279.html

相关推荐

马鞍山历史名人

​​马鞍山作为长江文化的重要节点,孕育了众多跨越千年的历史名人,从南齐山水诗鼻祖谢朓到唐代诗仙李白,从北宋“太白后身”郭祥正到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再到抗战时期的41位开国将军,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诗城铁骨、文武辉映”的独特人文脉络。​ ​ ​​诗城文脉的千年传承​ ​ 南齐谢朓任宣城太守时开创山水诗派,其清丽诗风深刻影响了马鞍山地区的文学传统。唐代李白七次游历此地,留下《望天门山》等60余篇诗作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马鞍山的由来和历史

楚汉传说与地理特征 马鞍山的由来和历史可综合以下内容: 一、名称由来 楚汉传说 马鞍山因楚汉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得名。相传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之战败退至和县乌江后,自刎身亡。其坐骑乌骓马因悲痛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山丘,故称“马鞍山”。此说法与江苏当涂县境内的乌江、马鞍山地理特征高度吻合。 地理特征说 部分解释认为,马鞍山因地形酷似马鞍而得名。但此说法缺乏文献依据,更多是民间传说。 二、历史沿革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马鞍山有什么特色文化

马鞍山特色文化以历史底蕴深厚、民俗艺术独特和现代文化创新为显著特征,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方面: 长江文化核心地位 马鞍山地处长江下游,是吴楚文化交汇地,拥有丰富的考古文化、山水文化、圩田文化等。东晋衣冠南渡后,江南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长江文化群。 李白诗歌文化象征 作为“诗歌之城”,马鞍山与李白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七次游历并留下50余首诗作,其墓葬(太白楼)及纪念馆成为文化地标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内部路线图

​​采石矶内部路线图的核心亮点在于:融合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的经典徒步环线,沿江栈道和三台阁是必打卡的精华段,观光车与索道组合可节省体力。​ ​ ​​北门进-沿江栈道-三台阁环线​ ​ 从北门进入后,先向左至池杉林,再折返经余韵亭上山至蜗牛尾。​​800米沿江栈道​ ​是景区风景精华,悬于绝壁之上,途经铁索桥、穿山隧洞,南望天门山景致。下山可串联太白楼、广济寺等历史景点,最后返回北门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人文典故

采石矶的人文典故主要与李白文化相关,以下是核心内容整合: 一、李白醉酒捉月传说 核心情节 唐代诗人李白因穷困投奔族叔李阳冰于当涂(今采石矶),醉酒后欲捞取水中月影,最终坠入江中。民间传说称其“骑鲸升天”,并留下“捞月亭”等遗迹。 文学影响 杜甫在《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中引用“骑鲸”意象; 梁启超评价该传说“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 二、其他相关传说 牛渚矶得名传说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太白楼介绍

采石矶太白楼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矶西南一公里处,是纪念唐代诗人李白的标志性建筑,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太白楼坐落于翠螺山南麓,面临长江,始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原名“谪仙楼”。宋、元时期多次修葺,明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清康熙元年(1662年)再次重修并更名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介绍采石矶的一处美景

‌采石矶最不容错过的当属「翠螺揽江」胜景,这里以 ‌陡峭崖壁与浩渺长江形成强烈视觉冲击‌, ‌四季云雾缭绕如仙境‌,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留下传世诗篇‌,兼具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 ‌ ‌绝壁临江的震撼视角 ‌ 翠螺山临江一侧的悬崖垂直落差达50米,**的赭红色岩层与碧绿的江水形成鲜明对比。**观景点「捉月台」延伸至江面,可感受江水拍打崖壁的轰鸣,雨季时还能看到「江雾吞崖」的奇幻景象。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导游图

采石矶导游图涵盖了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采石矶景区的核心景点,包括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采石矶片区、濮塘片区、青山片区和横山片区,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完美结合。 1. 地理位置与自然特色 采石矶位于长江南岸,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这里绝壁临江,水湍石奇,风景瑰丽,是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完美结合。 2. 历史背景与文化底蕴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游览路线图

​​采石矶作为长江三矶之首,融合诗仙李白文化、江畔绝壁奇观与千年历史遗迹于一体,游览路线以“半日精华游”和“一日深度游”为核心,​ ​ 兼顾自然风光与人文体验。景区内太白楼、三元洞、三台阁等景点串联成线,步行与观光车结合可高效游览,​​推荐清晨登翠螺山俯瞰长江日出,傍晚沿古栈道捕捉“碧水东流”的诗意画面。​ ​ ​​半日精华路线(3-4小时)​ ​ 从北门进入,直奔太白楼——长江“三楼一阁”之一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历史典故

采石矶历史典故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核心传说与历史事件: 一、李白醉酒捉月传说 李白晚年穷困潦倒时,常登采石矶饮酒作诗。据传其醉酒后欲捉水中月影,失足落水溺亡,后骑鲸升天。这一传说在《旧唐书》《宋史》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后世文人如杜甫、梅尧臣等诗作进一步渲染其浪漫色彩。 二、孙权“阿宝五彩石”传说 三国时期,孙权为争夺江东,曾命村民开采江中五彩石。村民阿宝献计用金刚钻破石,石破后井水涌出,孙权大喜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马鞍山文化介绍

马鞍山文化底蕴深厚,融合历史遗迹、文学艺术与现代发展,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核心方面: 一、历史根基与文明摇篮 古人类遗址 :和县猿人、汤山猿人、繁昌人字洞遗址,其中凌家滩遗址(距今5800-5300年)入选“中华文明曙光”和“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三国与东晋名城 :三国时期姑孰城、东晋牛渚城(采石矶)为军事与政治重镇,见证马鞍山历史源头。 二、文学艺术璀璨 诗城文化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马鞍山地区的历史文化

马鞍山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方面: 一、历史沿革与地理地位 历史沿革 :西周属吴国,春秋战国分属越、楚,秦代属丹阳郡。三国时期形成姑孰城(今当涂城关镇),东晋设牛渚城,隋代置南丹阳郡,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太平州,1956年正式建市。 地理地位 :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南京毗邻,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被誉为“江东第一城”。 二、古人类遗址与文明摇篮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马鞍山的历史介绍

马鞍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发展可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古代文明起源(新石器时代-秦汉) 古人类遗址 :和县猿人、汤山猿人、繁昌人字洞遗址,属长江流域中华文明摇篮中心地带。 行政区划沿革 :西周属吴国,春秋战国分属越国、楚国,秦代归丹阳县(今当涂县丹阳镇)。 二、建制沿革与历史名人 建制发展 :1956年首次以“马鞍山”命名的行政建制(马鞍山镇)诞生。 历史名人 :陶谦、周兴嗣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马鞍山特色文化

​​马鞍山特色文化融合了千年诗韵、非遗瑰宝与红色基因,以李白诗歌为灵魂,含弓戏、当涂民歌等非遗为血脉,濮塘革命精神为脊梁,形成“一诗一戏一歌一红”的独特文化标识。​ ​ ​​诗歌之城,李白文化源远流长​ ​ 马鞍山是李白终老之地,留存《望天门山》等50余首传世诗作。自1989年起连续举办李白诗歌节,吸引全球诗人吟诵,被誉为“中国诗歌之城”。古诗文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的区别

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概念定义、分类标准及涵盖范围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概念定义 历史遗迹 :指具有考古性质的物质遗存,如古墓葬、石窟寺、壁画等,强调其作为历史见证的实体存在。 文化遗产 :指人类历史创造的物质与非物质财富,包括具有普遍价值的建筑、艺术品、传统技艺等,涵盖更广泛的文化现象。 二、分类标准 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如故宫、长城等具体建筑群。 -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马鞍山风俗文化

马鞍山风俗文化以其深厚的传统底蕴和多样的表现形式而著称,包括节日习俗、传统活动、特色饮食等,展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以下是马鞍山风俗文化的亮点及具体介绍: 一、节日习俗 马鞍山的节日习俗丰富多彩,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传统活动: 端午节 :马鞍山延续“老送小”的传统,长辈会给晚辈赠送“端午线”、“端午龙”等礼物,寓意健康成长。龙舟赛、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也深受市民喜爱。 元宵节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北京的历史文化遗迹有哪些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拥有3000余年建城史和860余年建都史,其历史文化遗迹以 ‌皇家建筑群、胡同四合院、宗教场所‌三大类型最为突出,其中故宫、长城、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些遗迹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精髓,更展现了从辽金至明清的城市演变脉络。 ‌皇家建筑群 ‌ ‌故宫 ‌:世界现存最大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明代永乐年间建成,包含980座建筑,藏品超180万件。 ‌天坛 ‌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历史文化遗迹调查存在的问题

历史文化遗迹调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涵盖意识、保护、利用及管理等方面: 保护意识薄弱 部分地区和群体对文化遗产价值认识不足,存在“自然损毁正常化”观念,导致主动保护积极性低下。 部分领导干部缺乏责任感,城市建设中易忽视“保护与开发平衡”,造成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破坏。 保护措施不到位 缺乏科学规划与立法保障,如天津、西安等城市已制定专项保护条例,而部分地方仍无有效法规支撑。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历史文化遗迹的现状

​​历史文化遗迹的现状呈现保护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全球范围内大量遗迹因自然侵蚀、人为破坏或资金不足面临损毁风险,但数字化保护、国际合作与公众参与等创新手段正逐步扭转颓势。​ ​ ​​自然与人为威胁加剧​ ​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加速了遗迹的风化与侵蚀。例如,沿海遗迹因海平面上升面临淹没风险,而酸雨则对石质建筑造成不可逆损伤。旅游过度开发、战争冲突和非法盗掘等人为活动进一步威胁遗迹完整性。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贵州历史文化遗迹

贵州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多样,涵盖史前文化、土司制度、古镇建筑等多个领域,以下为主要分类及代表性遗址: 一、史前文化遗址 黔西观音洞 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初期代表遗址,距今约30万年前,与“北京人”年代相当,出土大量石器、陶器及动物化石。 盘县大洞、牛坡洞 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展示磨制石器、陶器及早期人类生活场景,反映古人类技术革新。 贞丰岩画 近万年历史的岩画群,描绘狩猎、祭祀等场景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