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矶游览路线图

​采石矶作为长江三矶之首,融合诗仙李白文化、江畔绝壁奇观与千年历史遗迹于一体,游览路线以“半日精华游”和“一日深度游”为核心,​​ 兼顾自然风光与人文体验。景区内太白楼、三元洞、三台阁等景点串联成线,步行与观光车结合可高效游览,​​推荐清晨登翠螺山俯瞰长江日出,傍晚沿古栈道捕捉“碧水东流”的诗意画面。​

  1. ​半日精华路线(3-4小时)​
    从北门进入,直奔太白楼——长江“三楼一阁”之一,感受李白诗酒豪情。随后步行至燃犀亭,沿江栈道前往三元洞,探秘道教石窟与江涛共鸣的奇景。乘缆车登翠螺山,三台阁上360°俯瞰长江与天门山交汇的壮阔,最后返回北门。此路线适合时间紧张或家庭游客,重点打卡文化地标与江景。

  2. ​一日深度路线(6-8小时)​
    北门出发后,依次游览太白楼、林散之艺术馆(草圣书法真迹)、三元洞,沿滨江栈道徒步至翠螺山。登顶后经三台阁、李白衣冠冢,下山后探访广济寺明代抗倭遗址,最后返回北门。建议自带干粮或在景区茶室小憩,全程步行约10公里,适合摄影与历史爱好者,沿途可拍摄“联璧台”摩崖石刻等小众机位。

  3. ​观光车辅助路线​
    若体力有限,可选三条观光车线路:

  • ​线路一​​(北门→翠螺湾→太白楼→三元洞→三台阁→北门)覆盖核心景点;
  • ​线路二​​(北门→太白楼→三台阁→折返)适合快速游览;
  • ​线路三​​(北门→蜗牛尾→三台阁→三元洞)侧重江畔风光。单程票价20元,双程30元,1.2米以下儿童免费。
  1. ​季节与时间贴士​
    夏季(8:30-17:30)建议早到避暑,冬季(8:30-17:00)可午后游览。​​必看时段​​:6:00-8:00翠螺山晨雾、16:00-17:30三元洞落日。梅雨季栈道湿滑需谨慎,春秋季为**摄影季。

采石矶的游览不仅是地理探索,更是一场盛唐文化的沉浸之旅。提前了解李白诗词典故,穿舒适徒步鞋,带上广角镜头与防晒装备,方能充分体验“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千年意境。

本文《采石矶游览路线图》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77246.html

相关推荐

采石矶历史典故

采石矶历史典故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核心传说与历史事件: 一、李白醉酒捉月传说 李白晚年穷困潦倒时,常登采石矶饮酒作诗。据传其醉酒后欲捉水中月影,失足落水溺亡,后骑鲸升天。这一传说在《旧唐书》《宋史》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后世文人如杜甫、梅尧臣等诗作进一步渲染其浪漫色彩。 二、孙权“阿宝五彩石”传说 三国时期,孙权为争夺江东,曾命村民开采江中五彩石。村民阿宝献计用金刚钻破石,石破后井水涌出,孙权大喜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有哪些故事

​​采石矶是长江三大名矶之一,以险峻风光和深厚人文闻名,其故事涵盖神话传说、历史战役、文人轶事三大核心亮点,尤以李白“醉酒捉月”的浪漫传说最为脍炙人口。​ ​ ​​神话与地名由来​ ​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因古传江中有金牛出没得名。三国时期,僧人掘井得五彩石,凿成香炉供奉于广济寺,故改名“采石”。民间还流传“哑巴和尚寻泉”的故事:小和尚为解旱灾掘井,临终发现神石,井水涌出后竟能治愈哑疾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几点进去免费

​​采石矶景区免费入园时间为每日开放时段内(通常8:30-17:30),但需符合特定条件:​ ​ ​​本地市民凭身份证/户口本等证明、1.2米以下儿童、65岁以上安徽省老人、现役军人等群体可享免票政策​ ​,具体规则需结合身份证明和景区最新公告。 采石矶作为长江三大名矶之一,其免费政策主要针对以下几类人群: ​​本地居民福利​ ​:马鞍山市(含各区县)市民凭身份证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有哪些建筑物

采石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与南京燕子矶、湖南岳阳城陵矶并称“长江三矶”,被誉为“三矶之首”。这里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众多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 采石矶的主要建筑物 太白楼 太白楼是采石矶的核心景点之一,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楼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而建,因其“诗仙”李白多次登临吟诵并留下“醉酒捉月”的传说而得名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出名的石头

阿宝五彩石 采石矶最著名的石头是 阿宝五彩石 ,其得名与历史传说紧密相关。以下是具体信息: 名称由来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因三国时期传说中孙权、刘备为争夺江东,曾在此观赏一块五彩石。贫苦百姓阿宝献计,建议用金刚钻开采,成功后改名“采石矶”,并将五彩石称为“阿宝五彩石”。 传说背景 传说中,五彩石因形状似蜗牛得名“牛渚山”,又因“金牛出渚”的典故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长江三矶”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上的塔叫什么

采石矶上的塔名为‌三元塔 ‌,又名‌三官塔 ‌,是马鞍山市的地标性古建筑。‌关键亮点 ‌:①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②因供奉道教"天、地、水"三官得名 ③与李白文化紧密关联 ④现存塔体为1987年重建。 ‌历史渊源 ‌ 三元塔最早建于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由当地官员集资修建,曾作为长江航道的重要导航标志。清代多次修缮,原塔于20世纪60年代损毁。 ‌建筑特色 ‌ 塔高七层约32米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的由来和历史

采石矶的由来与历史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名称由来 牛渚矶起源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因山形酷似蜗牛得名,与三国时期“金牛出渚”的传说相关联。 采石矶更名 三国赤乌年间,僧人掘井得五彩宝石,村民为纪念井水和宝石,将牛渚矶改为采石矶。另一说法是阿宝百姓用金刚钻开采五彩石后得名。 二、历史典故 五彩石传说 孙权与刘备为争夺江东,孙权欲取五彩石建业却无工具,阿宝献计用金刚钻开采成功,后以“阿宝五彩石”命名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怎么查询当地降雨量中国气象局

​​查询中国气象局当地降雨量数据,可通过官网实时监测、气象APP、地方气象站三种权威渠道快速获取,​ ​其中官方网站提供历史与实时数据双通道查询,且支持区域精细化筛选。以下为具体方法: ​​中国气象局官网查询​ ​ 进入官网后点击“天气预报”栏目,下拉至“气象服务产品”模块,选择“降水”项目并输入目标地区,即可查看实时降雨量及历史数据图表。部分区域还提供逐小时降水预报图,便于农业、交通等场景应用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降雨量查询网站

​​降雨量查询网站是获取实时和历史降水数据的专业平台,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 ​高精度、多维度、易操作​​的气象服务。​ ​通过整合卫星遥感、气象站观测和AI预测模型,这类网站能精准覆盖全球任意区域的降雨动态,并支持按小时/日/月/年自由切换查询模式,尤其对农业灌溉、灾害预警和出行规划具有关键决策参考意义。 ​​数据权威性与更新频率决定可信度​ ​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全国各地年降雨量查询

‌全国年降雨量查询可通过气象局官网、专业天气平台或地方年鉴获取, ‌关键数据包括‌东部多雨(年均800-1600毫米)、西北干旱(200毫米以下)和南北过渡带(400-800毫米)的典型分布特征 ‌。掌握这些数据对农业规划、旅行准备和灾害预防有重要意义。 ‌主要查询渠道 ‌ 中国气象局数据网提供实时和历史降雨统计,支持按省份筛选。 第三方天气App(如墨迹天气)可查询城市级年均降雨量及月度分布图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导游图

采石矶导游图涵盖了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采石矶景区的核心景点,包括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采石矶片区、濮塘片区、青山片区和横山片区,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完美结合。 1. 地理位置与自然特色 采石矶位于长江南岸,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这里绝壁临江,水湍石奇,风景瑰丽,是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完美结合。 2. 历史背景与文化底蕴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介绍采石矶的一处美景

‌采石矶最不容错过的当属「翠螺揽江」胜景,这里以 ‌陡峭崖壁与浩渺长江形成强烈视觉冲击‌, ‌四季云雾缭绕如仙境‌,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留下传世诗篇‌,兼具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 ‌ ‌绝壁临江的震撼视角 ‌ 翠螺山临江一侧的悬崖垂直落差达50米,**的赭红色岩层与碧绿的江水形成鲜明对比。**观景点「捉月台」延伸至江面,可感受江水拍打崖壁的轰鸣,雨季时还能看到「江雾吞崖」的奇幻景象。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太白楼介绍

采石矶太白楼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矶西南一公里处,是纪念唐代诗人李白的标志性建筑,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太白楼坐落于翠螺山南麓,面临长江,始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原名“谪仙楼”。宋、元时期多次修葺,明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清康熙元年(1662年)再次重修并更名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人文典故

采石矶的人文典故主要与李白文化相关,以下是核心内容整合: 一、李白醉酒捉月传说 核心情节 唐代诗人李白因穷困投奔族叔李阳冰于当涂(今采石矶),醉酒后欲捞取水中月影,最终坠入江中。民间传说称其“骑鲸升天”,并留下“捞月亭”等遗迹。 文学影响 杜甫在《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中引用“骑鲸”意象; 梁启超评价该传说“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 二、其他相关传说 牛渚矶得名传说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采石矶内部路线图

​​采石矶内部路线图的核心亮点在于:融合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的经典徒步环线,沿江栈道和三台阁是必打卡的精华段,观光车与索道组合可节省体力。​ ​ ​​北门进-沿江栈道-三台阁环线​ ​ 从北门进入后,先向左至池杉林,再折返经余韵亭上山至蜗牛尾。​​800米沿江栈道​ ​是景区风景精华,悬于绝壁之上,途经铁索桥、穿山隧洞,南望天门山景致。下山可串联太白楼、广济寺等历史景点,最后返回北门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马鞍山有什么特色文化

马鞍山特色文化以历史底蕴深厚、民俗艺术独特和现代文化创新为显著特征,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方面: 长江文化核心地位 马鞍山地处长江下游,是吴楚文化交汇地,拥有丰富的考古文化、山水文化、圩田文化等。东晋衣冠南渡后,江南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长江文化群。 李白诗歌文化象征 作为“诗歌之城”,马鞍山与李白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七次游历并留下50余首诗作,其墓葬(太白楼)及纪念馆成为文化地标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马鞍山的由来和历史

楚汉传说与地理特征 马鞍山的由来和历史可综合以下内容: 一、名称由来 楚汉传说 马鞍山因楚汉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得名。相传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之战败退至和县乌江后,自刎身亡。其坐骑乌骓马因悲痛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山丘,故称“马鞍山”。此说法与江苏当涂县境内的乌江、马鞍山地理特征高度吻合。 地理特征说 部分解释认为,马鞍山因地形酷似马鞍而得名。但此说法缺乏文献依据,更多是民间传说。 二、历史沿革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马鞍山历史名人

​​马鞍山作为长江文化的重要节点,孕育了众多跨越千年的历史名人,从南齐山水诗鼻祖谢朓到唐代诗仙李白,从北宋“太白后身”郭祥正到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再到抗战时期的41位开国将军,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诗城铁骨、文武辉映”的独特人文脉络。​ ​ ​​诗城文脉的千年传承​ ​ 南齐谢朓任宣城太守时开创山水诗派,其清丽诗风深刻影响了马鞍山地区的文学传统。唐代李白七次游历此地,留下《望天门山》等60余篇诗作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马鞍山市历史文化

​​马鞍山市是长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以“和县猿人”遗址、凌家滩史前文明、李白诗歌文化为三大核心亮点,兼具钢铁工业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多元历史脉络。​ ​ ​​史前文明与长江文化源头​ ​ 马鞍山境内和县猿人遗址距今约40万年,是长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的关键证据;含山凌家滩遗址距今5300年,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其玉器与祭祀体系将中国城市史推进千年。春秋时期吴楚争霸的“长岸之战”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马鞍山文化介绍

马鞍山文化底蕴深厚,融合历史遗迹、文学艺术与现代发展,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核心方面: 一、历史根基与文明摇篮 古人类遗址 :和县猿人、汤山猿人、繁昌人字洞遗址,其中凌家滩遗址(距今5800-5300年)入选“中华文明曙光”和“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三国与东晋名城 :三国时期姑孰城、东晋牛渚城(采石矶)为军事与政治重镇,见证马鞍山历史源头。 二、文学艺术璀璨 诗城文化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