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矶太白楼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矶西南一公里处,是纪念唐代诗人李白的标志性建筑,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太白楼坐落于翠螺山南麓,面临长江,始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原名“谪仙楼”。宋、元时期多次修葺,明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清康熙元年(1662年)再次重修并更名,光绪三年(1877年)由彭玉麟等捐资重建,现存建筑为明清重建。
-
建筑特色与结构
采用三重飞檐木结构,主楼三层,前楼后阁,左右回廊。歇山屋顶铺黄色琉璃瓦,装饰有鳌鱼走兽等传统纹饰。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现存建筑为三路三进格局,主楼底层青石垒砌,二、三层木质结构,飞檐镶金色剪边。
-
文化价值与现状
太白楼是现存规模最大、文物最丰富的李白纪念馆,馆内陈列楠木雕李白像、历代李白诗集及书画作品。1956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中国成立后经多次修缮,现兼具历史观光与文化教育功能。
-
自然与人文景观
位于“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以“翠螺浮大江”景观著称,与望夫山、滨江湿地等构成综合性旅游区。太白楼与三元洞、江上草堂等景点共同展现“诗仙长眠之地”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