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作为长江文化的重要节点,孕育了众多军事将领、文学巨匠和政治家,其历史人物以红色革命将领和诗歌文化名人最为突出。41位开国将军曾在此抗击日寇,如粟裕、傅秋涛等;而李白、谢朓等诗人则在此留下千古名篇,奠定了“中国诗歌之城”的底蕴。
-
军事与革命人物
马鞍山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涌现出41位开国将军。粟裕大将指挥的韦岗伏击战、奇袭官陡门等战役成为军事典范;傅秋涛上将率部开辟横山根据地,巩固了皖江抗日力量。这些将领的事迹不仅铭刻于地方党史,更成为长江红色文化的精神符号。 -
文学与艺术大家
诗仙李白终老于此,留下《望天门山》等60余篇诗作,与南朝谢朓的山水诗共同构成马鞍山的诗歌基因。北宋郭祥正被誉为“太白后身”,其《青山集》延续了李白诗风;明代画家萧云从开创“姑孰画派”,将地域特色融入艺术创作。 -
政治与思想先驱
东汉陶谦治理徐州时恢复生产,以温厚著称;南朝周兴嗣编纂《千字文》,影响中国启蒙教育千年。清代史学家徐文靖的《禹贡会笺》被收入《四库全书》,展现了马鞍山学者的学术深度。 -
科技与教育贡献者
陈隋时期的天文学家耿询发明天文仪器,推动古代科技发展;清代黄钺作为礼部尚书兼书画理论家,其著作至今仍是艺术研究的重要文献。
马鞍山的历史人物群像,既有金戈铁马的壮烈,也有诗画相融的隽永。若想深入了解,可探访凌家滩遗址或采石矶景区,感受跨越千年的文化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