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是一座古今交融的传奇之城,既有近40万年前的“和县猿人”遗址和5300年前的凌家滩史前文明,又有因楚汉争霸得名的浪漫传说与“钢铁之城”的现代工业史诗。三大历史亮点尤为突出:长江文化孕育了李白等600多位诗人的千首名篇,项羽乌骓马鞍化山的典故赋予城市之名,1956年建市后更以“江南一枝花”的钢铁精神书写新中国工业传奇。
-
文明起源与远古印记
长江流域最早的人类活动痕迹在此留存,和县猿人遗址改写南方人类演化史,凌家滩遗址的玉器与城市遗迹将中华文明史前推千年,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六朝时期作为“金陵屏障”,留下黄山塔、凌歊台等古迹,周兴嗣的《千字文》在此诞生。 -
诗意长江与文人荟萃
李白七次游历并终老于此,《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等诗篇镌刻山水间,刘禹锡的《陋室铭》、李之仪的“我住长江头”均创作于此。唐代起采石矶成为文人打卡地,1989年延续至今的李白诗歌节更让城市获封“中国诗歌之城”。 -
钢铁脊梁与城市新生
1956年因马钢设市,全国建设者汇聚于此,创下中国第一只火车轮箍、首根H型钢等工业奇迹,“凹山大会战”的拼搏精神融入城市血脉。新时代以“智造名城”转型,宝武马钢重组后成为长三角“白菜心”,生态修复让薛家洼从矿区变网红打卡地。
从楚汉战马的传说,到李白捉月的浪漫,再到钢花四溅的奋斗,马鞍山用层层叠叠的历史篇章证明:一座城市可以同时是文明的源头、诗意的港湾和工业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