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现场安全监督的核心在于严格管控火源、隔离可燃物、配备应急措施,并确保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监督人员需全程监控作业环境,重点检查消防器材有效性、气体检测数据合规性以及防护装备穿戴规范性,任何环节疏漏都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
动火前必须彻底清除作业半径10米内的易燃易爆物品,使用防火毯或金属挡板隔离无法移除的设备管道。高空动火时需在下方铺设接火盆,防止火花飞溅引燃周边物资。氧气瓶与乙炔瓶需保持5米以上间距,且不得暴晒或倒置存放。
监督人员需核查特种作业操作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并确认作业人员已接受岗前安全培训。动火期间每30分钟检测一次可燃气体浓度,甲烷含量超过1%或氧气浓度低于19.5%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电焊机接地线必须直接连接至工件,禁止通过管道或钢结构间接导通。
所有灭火器材需摆放在距动火点不超过5米的位置,干粉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处于绿**域方可使用。监护人员不得兼任其他职责,必须全程观察作业动态,发现违规操作立即叫停。作业结束后需持续监护1小时,确认无阴燃风险后方可离场。
动火作业安全监督是动态管理过程,从审批流程到收尾检查需形成闭环。关键是通过标准化操作程序和实时风险干预,将"明火、高温、火花"三大危险源控制在安全阈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