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关系经历了两次合作与两次分裂,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进程,第一次合作推动北伐战争却因国民党右派反革命政变破裂,第二次合作促成抗战胜利后却走向全面内战,最终以***建立新中国告终。
第一次国共合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中国社会面临军阀割据,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计划北伐统一全国,但内部组织涣散。苏联为扩大革命影响,1922年建议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合作。共产国际推动下,1923年双方达成“党内合作”共识。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李大钊、***等十名中共党员进入国民党中央,黄埔军校成立,工农运动蓬勃开展。北伐初期势如破竹,但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清党”,屠杀***员,合作彻底破裂,导致中共转入地下斗争并开展武装起义。
第二次国共合作因日本侵华全面爆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加剧,中共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呼吁联合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7年国共正式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军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提出持久战理论指导抗战,国民党则负责正面战场作战。抗战胜利后,国共矛盾迅速激化,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中共通过土地改革和灵活战略取得民心,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退守台湾。
当前两岸虽存在政治分歧,但国共两党曾有的合作历史仍是推动民族复兴的重要参照。当代交流侧重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历史经验证明团结御侮方能实现国家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