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班招生简章

杨振宁班是合肥一中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共建的重点班级,2024年计划招生40人,主要面向合肥市2024年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以下是关于杨振宁班的招生简章详细信息:

1. 招生计划

  • 招生人数:40人。
  • 校区设置:位于合肥一中瑶海校区。
  • 合作背景:由合肥一中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培养,重点打造拔尖创新人才。

2. 招生条件

  • 基本要求
    • 应届初中毕业生,需在合肥市区报名参加2024年中考。
    • 具备高尚的爱国情操、优秀的综合素养、浓厚的科学兴趣。
    • 拥有科学研究潜能和科学创新潜质。
  • 学业要求:初中阶段学业成绩需优秀。

3. 报名流程

  • 报名时间:2024年6月17日-18日,每天8:30-11:30,14:30-17:30。
  • 报名地点:合肥市第一中学滨湖校区行政楼三楼阅览室。
  • 所需材料
    • 初中学校出具的杨振宁班推荐表。
    • 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 推荐机制:由初中学校审核并公示,推荐人数不超过本校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5%。

4. 面试考核

  • 考核时间:2024年6月22日至23日。
  • 考核地点:合肥一中滨湖校区。
  • 考核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潜力,采用项目学习实践体验的形式。
  • 考核原则:坚持公平公正,无需专门准备。

5. 录取规则

  • 成绩构成:录取总成绩由中考成绩(不含政策加分)和面试成绩组成,其中面试成绩满分200分。
  • 录取方式:按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若总成绩相同,则依据中考总分排序。
  • 特别说明:录取杨振宁班的学生无需再参加中考志愿填报,未被录取的学生仍可填报其他批次志愿。

6. 师资力量与课程特色

  • 师资团队:由合肥一中优秀教师团队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名教授团队共同授课,包括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教授。
  • 课程设置:以“七彩课程”体系为基础,涵盖基础学科教育、科技创新及人文素养培养,注重跨学科融合。
  • 培养目标:通过“一体化协调、书院化管理、项目化教学”的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7. 特别提示

  • 监督机制:招生工作由合肥市教育局领导,并接受纪检监察组和教育考试院的监督。
  • 虚假宣传防范:合肥一中从未举办或委托任何培训活动,请考生及家长警惕相关虚假宣传。

8. 联系方式

  • 咨询电话:0551-62911025,0551-62912015。
  • 通讯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西藏路2356号。

杨振宁班为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优秀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欢迎符合条件的考生积极报名参与!

本文《杨振宁班招生简章》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89652.html

相关推荐

无棣二中杨振宁班张智凯

​​无棣二中杨振宁班班主任张智凯是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他通过个性化辅导和心理关怀,帮助学生在学业与人格成长上实现突破,​ ​ 其教学成果包括差生逆袭一本线、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班级纪律优化等,被家长誉为“高效学习的引导者”和“一辈子的恩人”。 ​​经验与专业性​ ​:张智凯执教物理学科,拥有多年班主任经验,多次获评“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他擅长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制定辅导方案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翁帆离开杨振宁的原因

​​翁帆离开杨振宁的核心原因可归结为三点:​ ​ ​​婚姻中“光环效应”的消退​ ​、​​长期缺乏安全感​ ​,以及​​财产分配引发的现实矛盾​ ​。尽管外界曾猜测年龄差距或舆论压力是主因,但心理学和实际相处细节表明,亲密关系中的心理动态与物质因素才是关键。 ​​崇拜的幻灭与“光环效应”​ ​ 翁帆对杨振宁的爱情始于对其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崇拜,但婚后近距离生活消解了这种“神圣感”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班怎么考

​​杨振宁班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合肥一中联合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特色班级,每年在合肥市区招收不超过40名具备科学潜质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通过中考成绩+面试成绩综合择优录取,且学生需满足爱国情操、科学兴趣、创新潜质等核心要求。​ ​ ​​报考条件​ ​:考生需为合肥市区中考应届毕业生,由初中学校推荐(不超过本校中考人数的1.5%),且需具备高尚的爱国情怀、优秀的综合素养、突出的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月薪多少万

‌杨振宁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和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其具体月薪并未公开披露 ‌,但可通过学术地位、贡献及高校薪酬体系推测:‌顶尖科学家在中国高校的薪资通常包含基本工资、科研津贴等,综合年收入可达百万级别 ‌,但更核心的价值在于科研支持与学术资源。 分点说明: ‌高校薪酬结构 ‌:中国顶尖大学教授的基本工资约1-3万元/月,但院士、诺奖得主等特殊人才享有额外津贴、科研经费及安家补贴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毕业于什么大学

​​杨振宁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和芝加哥大学​ ​,这三所高校的求学经历奠定了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物理学家的基础。其中,​​芝加哥大学的博士研究直接促成他获得诺贝尔奖​ ​,而西南联大和清华则塑造了他的学术根基与中国文化认同。 ​​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16岁的杨振宁以高二学历考入这所抗战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组成的临时大学,1942年获物理学学士学位。这里汇聚了吴大猷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能排第几

杨振宁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其学术成就和影响力在物理学界举世瞩目。他的排名可以与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相提并论,甚至在世的物理学家中,他被认为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1. 宇称不守恒:颠覆传统理论的里程碑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颠覆了物理学界长期奉为圭臬的“宇称守恒”定律。这一理论由吴健雄通过实验验证,次年便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合肥杨振宁班招生条件

‌合肥杨振宁班主要面向理科特长突出的初中毕业生招生,核心条件包括: ‌ ‌学业成绩优异 ‌(数学、物理等学科排名前5%); ‌竞赛获奖经历 ‌(省级及以上理科竞赛奖项优先); ‌综合素质评估 ‌(通过笔试、面试及创新能力测试)。 ‌具体招生条件分点说明: ‌ ‌学业要求 ‌:中考成绩需达到全市前10%,数学、物理单科接近满分,部分年份要求提供校内排名证明。 ‌竞赛门槛 ‌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班什么意思

​​杨振宁班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合肥一中联合设立的高中拔尖人才培养项目,旨在以大学模式培养基础学科人才,每年仅招40名合肥市区尖子生,​ ​ 通过中科大教授团队授课、实验室资源共享及优先选拔机制,打造衔接高中与顶尖高校的创新教育平台。 ​​核心定位与特色​ ​ 杨振宁班以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命名,得到其本人授权,含金量极高。其最大亮点是​​“大学中学贯通培养”​ ​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班是重点班吗

​​杨振宁班是合肥一中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创办的顶尖重点班,以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目标,每年仅招40人,录取率不足7%,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高中教育领域的“金字塔尖”。​ ​其核心优势在于中科大教授团队直接参与教学、优先对接中科大少年班选拔,以及个性化竞赛培养体系,学生需通过中考700分以上+面试总分860分的高门槛考核,生源集中来自合肥头部初中名校。 从办学定位看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一月工资多少钱

杨振宁教授的月薪非常可观,每月总收入已突破百万大关。这一收入主要来源于三方面:国家为归国学者提供的津贴、中科院和清华大学的薪酬待遇,以及作为特殊人才的额外补助。 1. 国家津贴 杨振宁作为杰出的归国学者,享受了国家提供的丰厚津贴。这些津贴不仅是对他学术贡献的认可,也是国家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措施。 2. 高校薪酬 杨振宁在中科院和清华大学担任重要职务,他的薪酬待遇自然高于普通高校教师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102岁杨振宁与翁帆最新消息

​​103岁的杨振宁与49岁的翁帆近期因健康状况与婚姻细节再度引发关注,两人跨越54岁的爱情故事持续20年仍温暖如初,杨振宁提出的“分房而居、冷冻卵子、再婚自由”三大要求更被赞为“理性与浪漫的完美结合”。​ ​ ​​健康状况与生活细节​ ​ 2025年3月,杨振宁现身香港大学典礼,步伐稳健、思维清晰,被网友称为“逆龄老人”。翁帆透露其健康秘诀包括科学养生(每餐咀嚼半小时)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为啥老了才回国

杨振宁在晚年才改回中国国籍,主要是因为多方面原因的综合考量。他的这一决定既体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个人事业阶段以及国家的发展需求密切相关。 历史背景 杨振宁早年因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动荡局势,选择赴美留学并在美国取得辉煌成就。当时中美关系长期紧张,直到1970年代末才实现建交。这种历史环境使得许多美籍华人学者难以回国定居或工作,杨振宁也不例外。 个人事业阶段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的简介与作品

​​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 他在粒子物理、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式贡献,尤其是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和“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晚年归国定居清华,致力于中国科研人才培养,被誉为“科学巨擘”与“爱国学者”。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有几任妻子

‌杨振宁共有两任妻子,第一任是杜致礼(1950年结婚),第二任是翁帆(2004年结婚)。 ‌ 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的婚姻生活与学术成就同样备受关注,两段婚姻跨越半个多世纪,展现了不同时代的情感故事。 ‌第一任妻子杜致礼 ‌ 杜致礼是国民党将领杜聿明的女儿,与杨振宁在美国普林斯顿相识,1950年结婚。她陪伴杨振宁度过学术黄金期,生下两子一女,两人共同生活53年直至杜致礼2003年病逝。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100岁杨振宁简介

​​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华人科学家的巅峰代表,35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创立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奠定了现代粒子物理学的基石,晚年归国投身教育,百岁高龄仍心系中国科技发展。​ ​ ​​科学成就​ ​:1957年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颠覆物理学界认知,成为史上最快获奖的诺奖研究之一;1954年发表的“杨-米尔斯理论”更被誉为“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物理成就”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是什么 著名家

​​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规范场理论奠基人、中美科学交流桥梁等身份闻名于世​ ​。他开创性地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和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不仅重塑了现代物理学体系,更为中国科学事业复兴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科学成就改写物理史​ ​ 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成为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1954年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有几段婚姻

‌杨振宁共有两段婚姻 ‌。‌第一任妻子杜致礼相伴53年 ‌,‌第二任妻子翁帆因师生缘结为伴侣 ‌。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的婚姻生活与学术成就同样备受关注。 ‌与杜致礼的婚姻(1950-2003) ‌ 1950年杨振宁与国民党将领杜聿明之女杜致礼在美国结婚,育有2子1女。这段婚姻持续至杜致礼2003年病逝,期间杨振宁取得诺贝尔奖(1957年),杜致礼始终支持其科研事业。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的代表作品

杨振宁的代表作品包括宇称不守恒定律、杨-米尔斯理论、杨-巴克斯特方程等,这些成就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并推动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国际化发展。 代表作品及科学贡献 宇称不守恒定律 杨振宁与李政道在1956年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颠覆了物理学界长期认为的宇称守恒基本假设。这一理论由吴健雄通过实验验证,直接推动了弱相互作用理论的发展,为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杨-米尔斯理论 1954年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100岁了 翁帆写长文

​​杨振宁教授迎来百岁华诞,妻子翁帆撰写长文深情回顾18年相伴岁月,这段跨越54岁年龄差的爱情故事,以相互扶持的日常和学术共鸣的深度,展现了超越世俗眼光的生命韧性。​ ​ ​​真实经验与深度叙事​ ​:翁帆的长文并非泛泛而谈的祝福,而是通过驾车冒险、学术讨论、生活细节等​​第一手经历​ ​,呈现杨振宁鲜为人知的幽默与冒险精神。例如,85岁的杨振宁手把手教翁帆开车,甚至鼓励她挑战香港陡峭山路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杨振宁简介代表作

‌杨振宁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 ‌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华人诺奖得主 ‌。‌他在统计力学、粒子物理等领域均有奠基性贡献 ‌,代表作包括‌杨-米尔斯理论 ‌(现代规范场论基石)、‌杨-巴克斯特方程 ‌(影响多个数学分支)等。 主要贡献与代表作 ‌宇称不守恒理论(1956年) ‌

2025-05-20 建筑工程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