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主要包括祭神祀祖、互赠折扇、食夏至面、尝新麦制品等,兼具祈福纳祥与消夏避暑的双重意义。
-
祭神祀祖:夏至正值麦收时节,自古有祭祀祖先的传统。周代天子举行尝黍仪式,民间则用竹叶包裹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祭祖,寓意庆祝丰收。部分地方还会制作麦糊烧、夏至饼等供品,祭后分食或馈赠亲友。
-
互赠折扇与脂粉:古代女子夏至互赠折扇、香囊,用以扇风祛暑,脂粉则防痱散浊。皇家则启用冬藏冰块消暑,此习俗从周代延续至清代。
-
食夏至面与尝新麦:北方流行“冬至饺子夏至面”,新麦制成的面条象征丰收,如炸酱面、凉拌面;江南则食麦粽、夏至饼(夹青菜、腊肉等),既祭祖又应季尝鲜。
-
地方特色习俗:无锡人吃馄饨祈团圆,绍兴饮“夏至茶”;山东临沂煮麦仁汤喂牛,祈求耕牛健壮;部分地区还有戴枣花、称体重等祈福活动。
夏至民俗融合农事庆祝与消暑智慧,至今仍可见于各地节庆饮食与文化活动中,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气生活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