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最美的七绝诗当属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其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以巧妙双关描绘夏至气象,朗朗上口的韵律更成为千古名句。白居易、杜牧等诗人的作品也以生动意象和节气哲思脱颖而出。
-
刘禹锡《竹枝词》
全诗以民歌风格展现夏至的骤雨初晴,“晴”谐音“情”,既写天气变化,又暗喻情感朦胧,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七绝神品”。 -
白居易《池上早夏》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捕捉夏至童趣,通过荷塘、莲蓬等意象,传递出初夏的生机盎然,画面感极强。 -
杜牧《夏至日作》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以天文现象切入,强调夏至作为阴阳转换节点的特殊性,兼具科学性与诗意。 -
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细腻描写夏至植物状态,绿竹新粉、初荷散香的细节,展现节气物候特征。 -
元稹《咏廿四气诗·夏至》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以蝉鸣点明夏至时间,结合农事活动“田家惜工力”,体现古人对自然的观察。
提示: 这些七绝诗或凝练写景,或寄情于物,建议结合诗句中的意象(如荷、蝉、雨)进一步感受夏至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