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是我国为培养基础学科领军人才推出的国家级战略,核心目标是通过学科全覆盖、本硕博贯通培养、动态选拔机制等创新模式,打造兼具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顶尖科研后备军。
-
学科拓展与动态选拔
计划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等20个基础学科,新增哲学、经济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实现“大理、大文、大医”全覆盖。选拔机制结合高考“强基计划”、校内二次选拔和高中“英才计划”,注重学生学术潜力与心理素质,并实行动态进出机制,确保优中选优。 -
“三制”培养模式
采用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例如复旦大学通过荣誉课程、跨学科实验室和本研贯通机制,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前沿;部分高校还引入AI技术辅助教学,如“X+AI”双学位项目,强化交叉创新能力。 -
国际化与科研实践
通过国际研修、短期访学、诺奖得主合作课题等,拓宽学生视野。国家实验室、重点科研平台向拔尖学生开放,支持参与重大课题。例如,有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发表顶刊论文,或通过“复芏计划”完成创新项目,直接衔接博士研究。 -
政策与资源保障
教育部联合多部门成立专项委员会,高校由校长牵头落实资源配置。经费优先支持国际交流、科研训练,并改革教师激励制度,例如“一师一优课”计划,吸引顶尖学者参与教学。
提示:该计划已培养超3万名基础学科人才,93%进入顶尖学府深造,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院校与学科,推动中国科研从“跟跑”转向“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