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演练过程通常分为三个核心阶段:震时避险、紧急疏散和灾后总结。以下是具体流程描述:
一、震时避险(第一次警报)
-
警报触发
听到第一次警报声后,师生立即停止活动,迅速采取避震措施。
-
就地避震
-
学生躲在课桌下或墙角,双手护头,降低身体重心,避免被掉落物品砸伤。
-
教师在教室内检查学生躲藏情况,确保全员安全。
-
二、紧急疏散(第二次警报)
-
撤离指令
第二次警报声响起后,教师组织学生按预定路线有序撤离,保持低姿弯腰行进,避免拥挤。
-
安全集合
全体师生在操场等开阔区域集合,各班班长清点人数并上报,确保无人员遗漏。
三、灾后总结
-
人数核对
各班向演练负责人汇报人数,校长或负责人进行最终确认。
-
演练点评
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强调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升未来应急响应能力。
补充说明
-
分工协作 :演练中需明确教师、班干部等职责,如疏散引导、物资保障等。
-
安全保障 :提前检查疏散路线、楼梯口等安全设施,确保演练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