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巡查记录应清晰记录时间、地点、隐患详情及处理措施,重点突出隐患类型、整改时效和责任人落实,确保内容真实、完整、可追溯。
-
基本信息完整:每次巡查需注明日期、具体时间、巡查区域(如楼层、房间号),参与人员姓名及职务。若使用电子系统,需确保自动生成不可篡改的时间戳。
-
隐患描述具体化:避免笼统表述,例如“消防通道堆放杂物”应细化到“3楼西侧安全出口被纸箱堵塞,宽度不足0.8米”。涉及电气隐患需标注设备编号或线路位置。
-
分级与处置措施:按紧急程度分类(如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并记录临时管控手段(如切断电源、张贴警示)。整改后需附复查结果,形成闭环。
-
签字确认流程:巡查人、整改责任人、复查人三方签字缺一不可。电子记录需绑定身份权限,避免代签漏洞。
-
归档与数据分析:按月汇总高频隐患点,对比历史数据优化巡查重点。纸质记录保存3年以上,电子记录云端备份防丢失。
定期检查记录模板是否更新至最新消防法规要求,避免因格式过时导致合规风险。未整改项需专项上报,不得隐瞒或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