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议两公开不规范如何整改

针对四议两公开执行不规范的问题,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整改:

一、强化制度规范与程序执行

  1. 细化工作流程

    明确“提议前”广泛征求意见、“提议中”落实书记末位表态制、“提议后”实施“双审双签”程序,确保群众参与和决策透明。

  2. 编制公开清单

    制定“四议两公开”事项清单,涵盖党务、政务、财务等5大类20项内容,同时明确5类不宜公开事项(如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

二、加强培训与监督

  1. 开展专题培训

    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提升党员干部对四议两公开的理解与执行能力,推动制度科学化、程序化。

  2. 建立监督机制

    • 成立村级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组成,实行“台账管理”“限期整改”。

    • 设立监督员机构,定期审议村级事务,确保合法合规。

三、完善监督与问责

  1. 强化日常监督

    通过信息公开、案例教学等方式,对决策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群众声音被采纳。

  2. 落实问责机制

    对执行不严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罚,以问责推动责任落实。

四、提升群众参与度

  1. 拓宽参与渠道

    通过村民会议、公示栏等途径,保障群众对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2. 建立反馈机制

    设立意见箱、线上平台等,收集群众建议并及时调整工作流程。

通过以上措施,可系统提升四议两公开的规范性和执行效果,促进基层民主治理水平提升。

本文《四议两公开不规范如何整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303487.html

相关推荐

四议两公开制度执行不力

​​“四议两公开”制度执行不力的核心问题在于程序形式化、群众参与不足和监督缺位,导致民主决策流于表面,集体利益受损。​ ​具体表现为议事过程简化、信息公开不透明、村干部代议现象普遍,甚至出现违规操作案例。 ​​程序形式化与决策失真​ ​ 部分村庄为规避监督,将“一事一议”合并为“多事一议”,议题模糊化处理。例如,全年计划事项一次性表决,或仅定性讨论而回避资金细节,导致决策缺乏实际约束力。

2025-05-20 资格考试

末位表态制度执行不到位整改措施

末位表态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主要整改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四点,结合权威案例和制度规范进行优化: 一、严格制度执行与监督 规范决策程序 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明确党委会议与党政班子会议的职能界限,设立独立记录本规范会议记录。 强化“一把手”责任 确保党委书记末位表态制度落实到位,杜绝以党政班子会议代替党委会议,通过定期专题研究(如每月一次乡党委会)强化执行。 二、加强思想建设与党性修养

2025-05-20 资格考试

村级四议两公开不规范整改措施

针对村级“四议两公开”不规范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整改措施: 一、完善制度体系 明确公开范围与内容 制定详细的两公开制度,明确哪些事项必须公开(如财务收支、重大决策等)及公开方式(如公告栏、村民会议等)。 规范决策程序 严格“四议两公开”流程,确保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决议的每个环节都有记录和监督。 二、强化执行与监督 加强培训教育

2025-05-20 资格考试

四议两公开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四议两公开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认识不到位 : 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四议两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 制度不健全 : 有些地方虽然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制度,但在具体操作层面缺乏细化的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导致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或遗漏。 监督不到位 : 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问责机制,导致一些干部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

2025-05-20 资格考试

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问题表现及整改措施

​​四议两公开制度是基层民主决策和公开监督的重要机制,但在实际落实中常出现程序不规范、公开不透明、监督乏力等问题。​ ​ 核心整改措施包括​​强化流程规范、完善公开机制、加强培训与问责​ ​,以提升制度执行力和群众参与度。 ​​程序执行不规范​ ​:部分村组存在“应议不议”或简化流程现象,如合并会议环节、参会人员范围缩水。需严格按“四议”步骤(党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

2025-05-20 资格考试

执行第一议题制度不够到位

执行“第一议题”制度不够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制度执行不严格、监督机制不完善、执行效果不佳以及部分人员存在抵触情绪。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制约了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方面的作用。亟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 完善监督与考核机制 当前制度执行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部分党组织和人员对“第一议题”制度的落实流于形式。建议建立明确的监督体系

2025-05-20 资格考试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四点,结合权威信息源分析如下: 一、思想认识与作风问题 思想依赖与责任感不足 部分干部员工因工作环境优越,存在依赖企业、缺乏危机感和责任感,对严格规范、注重效率的承受能力较弱。 作风不实与执行偏差 存在急功近利、****现象,如工作思路单一、表面化执行;部分人员对上级精神理解偏差,导致政令执行走样。 二、制度执行与操作问题 理论与实践脱节

2025-05-20 资格考试

第一议题制度落实不到位原因分析

​​第一议题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包括:思想认识不足、责任分工模糊、执行机制缺位、监督考核流于形式​ ​。部分单位将政治学习视为“软任务”,导致行动滞后;部分领导班子对制度理解存在偏差,未能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缺乏标准化流程和动态跟踪手段,使得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思想认识层面,部分领导干部存在“重业务轻党建”倾向,未将第一议题作为决策部署的核心依据。责任落实方面

2025-05-20 资格考试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严格整改措施

针对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严格的问题,以下是综合多部门案例的整改措施建议: 一、完善制度体系与责任机制 全面审查与流程优化 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审查,修订不完善条款,明确学习内容、责任分工及执行流程,形成可操作的工作规范。 明确责任主体 确定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建立责任清单制度,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和干部考核体系。 建立追责机制 对制度执行不力、敷衍了事的行为进行追责

2025-05-20 资格考试

第一议题制度落实不到位整改报告

​​第一议题制度落实不到位整改的核心在于强化政治引领、规范学习流程、建立长效机制,需从责任压实、计划制定、学用结合三方面系统性推进。​ ​ ​​责任压实​ ​:明确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牵头审定学习内容并带头领学,将落实情况纳入党建考核。例如永州市司法局通过成立整改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直接部署,确保“第一议题”学习与上级部署同步。 ​​计划先导​ ​:动态结合***总书记最新讲话与行业重点

2025-05-20 资格考试

四议两公开制度如何落实

四议两公开制度的落实需通过制度保障、组织建设、监督考核三方面协同推进,具体措施如下: 一、制度保障与程序规范 明确“四议两公开”流程 四议 :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 - 两公开 :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确保群众知情权。 - 严格遵循“一把手”末位表态法,实行民主集中制决策。 制定配套制度 制定《长宁镇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方案》

2025-05-20 资格考试

四议两公开执行不到位检讨

“四议两公开”执行不到位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程序不规范、监督不力、执行效率低等问题,导致村务决策透明度和村民参与度不足。为改进执行效果,需简化程序、加强宣传、创新公开形式并强化监督机制。 一、问题表现 程序不规范 :如重大事项未经党员大会审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会议记录不完整,发展党员程序不严谨。 监督不力 :公开形式单一,依赖村务公开栏,缺乏真实性和及时性保障。 执行效率低 :因程序繁琐

2025-05-20 资格考试

整改会议记录不规范怎么整改措施

​​整改会议记录不规范的核心措施包括:统一记录模板、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审核流程、定期培训提升技能、数字化工具辅助管理。​ ​ 统一记录模板是基础,需设计包含会议主题、时间、参会人员、决议事项、跟进责任人等固定字段的标准化模板,避免遗漏关键信息。明确责任分工要求指定专人负责记录与复核,确保记录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建立AB角机制防止缺位。强化审核流程需设置三级校验机制——记录人自检、主持人确认

2025-05-20 资格考试

执行议事规则不规范 整改措施

针对执行议事规则不规范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一、完善议事规则体系 明确分类标准:区分党委会议、行政会议等类型,严格规定参会人员及议题范围。 规范决策程序: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明确会前酝酿、材料准备、充分讨论、逐项表决等流程。 二、强化制度执行监督 建立监督机制:通过巡察、专项检查等方式,对议事规则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严格责任追究:对违反议事规则的行为进行问责,确保制度严肃性

2025-05-20 资格考试

议事程序不严谨整改措施

针对议事程序不严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整改措施: 一、完善议事规则体系 明确议事范围与分类 制定《局务会议制度》《局长办公会议制度》等,明确党政会议职能,区分党委会议、行政办公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等类别,规范参会人员和讨论内容。 细化程序要求 规定会前协调、材料准备、提前通知、充分讨论、逐项表决、决策形成、纪要记录等具体流程,减少临时动议和个人拍板现象。 二、强化程序执行监督

2025-05-20 资格考试

议事决策不规范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议事决策不规范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可归纳如下: 一、主要问题 决策程序不规范 部分事项未严格执行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等环节,导致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不足。 存在“体外”决策、个人拍板等违反集体决策原则的现象。 制度执行不到位 制度落实存在打折扣情况,部分机构对“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执行不严格。 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如职责权限界定不清、议事机构不健全。 信息透明度不足 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程度低

2025-05-20 资格考试

议事决策不规范方面及整改措施

议事决策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决策程序不完善、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到位、规则执行不严格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下从具体表现、成因及整改措施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议事决策不规范的表现 决策程序不完善 :部分议事决策未严格按照既定规则进行,如未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未实现集体讨论等。 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到位 :决策过程中,个别酝酿不足,集体讨论流于形式,导致意见分歧难以协调。 规则执行不严格

2025-05-20 资格考试

议事决策不规范问题进行整改

​​议事决策不规范问题的整改关键在于建立标准化流程、强化监督机制、提升决策透明度​ ​。不规范决策易导致资源浪费、执行偏差甚至法律风险,需通过系统性措施确保程序合法、过程公开、结果可追溯。 ​​明确决策权限与责任​ ​是首要步骤。划定各层级决策范围,避免越权或推诿,配套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谁决策、谁负责”。例如,重大事项需集体讨论并记录表决结果,个人不得擅自决定。 ​​优化议事流程设计​

2025-05-20 资格考试

议事决策还不够全面怎么办

针对议事决策不够全面的问题,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强化决策流程规范 明确决策步骤 :制定标准化流程,涵盖调研、分析、讨论、执行等环节,确保每个步骤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 :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不同部门协作,避免信息孤岛,提升决策的全面性。 二、提升参会人员能力 加强专业培训 :定期开展决策能力、政策法规等培训,提升参会人员的专业素质。 引入外部专家

2025-05-20 资格考试

党组议事不规范整改措施

​​党组议事不规范整改需从制度完善、程序规范、监督强化三方面入手,核心措施包括:修订议事规则明确决策范围、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和末位表态制、建立会前审查与纪检监察报备机制、落实会议记录专人专责管理。​ ​ ​​制度完善是基础​ ​ 修订党组议事规则,细化“三重一大”事项清单,明确议事边界。例如,区分党组会与行政会议议题,避免混淆决策权限;建立议题申报—分管领导审签—主要领导审核的上会流程

2025-05-20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