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华大学共开设89个本科专业,其中23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工学、理学、医学、人文社科等学科门类。
作为中国顶尖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在2025年持续优化专业布局,以前沿学科和交叉领域为重点,强化人工智能、碳中和、集成电路等国家战略需求方向。以下从学科门类与重点专业两方面展开说明:
一、学科门类与专业分布
工学
- 传统优势领域:包括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均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
- 新兴方向:新增智能车辆工程、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响应技术变革需求。
理学与医学
- 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为强基计划重点学科,新增生物统计交叉专业。
- 医学:临床医学(八年制)与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培养项目,依托清华长庚医院临床资源。
人文社科
经济与金融、国际政治入选教育部特色专业,心理学增设认知科学与技术方向。
二、国家级重点专业与特色对比
以下为部分一流专业的核心指标对比:
专业名称 | 学科评估等级 | 科研平台支撑 | 国际合作项目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A+ | 人工智能研究院 | MIT双学位项目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A | 碳中和研究院 | 斯坦福大学联合课题 |
建筑学 | A+ | 未来城镇与建筑实验室 |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交换计划 |
清华大学通过学科交叉与产学研协同,持续巩固航天航空、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同时推动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等新兴专业的国际化发展。2025年专业设置进一步体现服务国家战略与引领创新的双重定位,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多元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