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治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以下是关于该课程考试内容的详细说明:
1. 课程性质与考核方式
- 课程性质:通识公共必修课,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
-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学时安排: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践8学时。
- 学分:3学分。
2. 课程内容与重点
本课程内容涵盖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具体包括以下模块:
- 人生观与价值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
- 道德观:涵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重点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
- 法治观:学习宪法法律知识,理解法治精神,培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程始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3. 考试范围与参考书目
- 考试范围:涵盖课程教材的全部内容,重点关注思想道德和法治领域的核心理论。
- 推荐教材:
- 《思想道德与法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 参考书目:
-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
- 《***与大学生朋友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
- 《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4. 学习目标与考核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
- 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判断依据和标准。
-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基础。
5. 实用学习建议
- 重点复习:建议重点关注教材中的核心章节,如人生观、道德观、法治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结合实践:通过实践环节(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加深理解。
- 参考题库:可参考相关题库(如中的712题题库)进行练习,提升应试能力。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需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相关课程大纲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