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关于考编的建议如下:
-
抓住应届生身份优势 :大三大四的学生应抓住应届生身份的优势,尽早准备并参加国考、单独省份省考、省联考和事业编等考试,因为多一次考试就意味着多一次上岸的机会。
-
了解考公和考编的区别 :
-
考试科目 :
-
国考和省考:行测和申论
-
事业单位:不固定,一般为公基和职测
-
招聘信息 :
-
国考:国家公务员局官网
-
省考:各省人事考试网
-
事业单位:各省人事考试网
-
考试时间 :
-
国考:10月报名,11月考试
-
省考:预计1、2月出公告报名,3、4月笔试
-
事业单位: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组织一次联考,大部分在4-5月或9-10月报名
- 考公考编两手抓的原因 :
-
内容有相似之处 :考试内容和部分侧重点、题型题量不同,事业单位难度相对较小,同时备考可以相互查缺补漏,学习更多理论知识,增加考上的几率。
-
考试时间不冲突 :公务员和事业编考试相对独立,一场不参加不影响另一场,且公务员出公告较早,可以提前准备,事业单位备考时间较短,适合突击备考。
-
事业单位考试场次多 :每年有很多场次,相比公务员考试频率更高,可以通过参加事业单位考试找到考试感觉和熟练度,减轻紧张感,且即使公务员没通过,也可以尝试事业单位考试。
-
不同岗位对应不同考卷 :考前半个月做真题强化即可,平时正常备考。
- 其他实用建议 :
-
优选限具体专业的岗位 :不选仅限专业类别的岗位,例如限制网络与新媒体优于限制新闻传播学类,越是大类,报考人数越多。
-
优选招多人的岗位 :不选仅招几人的岗位,进面机会较大。
-
优选限制条件多的岗位 :条件越多报考人数越少,上岸机会越大。
-
谨慎选择岗位 :了解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和限制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岗位。
- 心态调整 :
-
不要嫌弃工资低 :考编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定的“铁饭碗”,虽然工资相对较低,但稳定性和其他福利(如寒暑假)也是值得考虑的。
-
谨慎进入体制内 :体制内升迁存在不确定性,需要谨慎选择,尤其是对于希望通过进入体制内达到升迁目的的人。
总的来说,张雪峰的建议是尽早准备、了解考试区别、选择合适的岗位、多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增加机会,并保持积极的心态。这些建议对于希望参加考编的同学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