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法》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共包含十大核心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强化党对会计工作的领导
新增条款明确会计工作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变化体现了会计工作在政治方向上的新要求,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加大处罚力度
- 提高罚款额度
-
单位罚款上限从5万元提高至100万元,提高20倍;
-
直接责任人罚款上限从2万元提高至50万元,提高25倍。
- 扩大处罚范围
-
增加“授意、指使、强令他人违法”等行为处罚;
-
将信用记录纳入法律条款,强化违法成本。
三、完善会计基础制度
- 明确核算范围
- 统一列举需办理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简化操作流程。
- 强化报告一致性
- 财务报告编制依据需保持一致,审计报告需与财务报告同步提供。
四、加强监督检查
- 部门协作机制
-
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需加强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查账。2. 权力保障措施
-
增加财政部门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核查权,包括资金查询、财产查封等。
五、推动信息化与内部控制
- 信息化建设要求
- 国家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会计工作,提升效率与质量。
- 内部控制纳入会计制度
- 企业需将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纳入整体内部控制体系。
六、优化会计工作组织
- 代理记账方式
- 明确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的合法性,扩大适用范围。
- 国有资产表述更新
- 将“国有资产”修改为“国有资本”,适应产权制度改革需求。
七、保障会计人员权益
新增会计人员权益保护条款,规范用人单位行为,促进会计行业健康发展。
八、修订会计科目体系
对部分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完善核算体系,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
九、强化法律责任
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
十、完善实施保障
增加会计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保障条款,为法律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以上变化体现了新《会计法》在维护财经秩序、防范财务风险、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的系统性完善,为构建现代化会计体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