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新准则和旧准则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会计科目的变化 :
-
新准则将“现金”科目改为“库存现金”科目。
-
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
-
新准则取消了“应收补贴款”科目,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
新准则将“物资采购”科目改为“材料采购”科目。
-
新准则将“包装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
-
新准则取消了“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
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有之的房地产。
-
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 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 :
-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将资产和负债以实际价值的方式进行报告,而旧会计准则只要求报告账面价值;此外,新会计准则还要求企业将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更加详细。
-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将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及税收影响进行重分类,而旧会计准则只要求报告营业外收入。
-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更加精细的计提方法,而旧会计准则则要求企业将有形资产的购买成本进行计提折旧。
-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将企业活动的类型和收入支出进行具体的分解和披露,而旧会计准则则没有这一要求。
- 会计目标和信息质量 :
-
新会计准则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兼顾,而旧会计准则则更强调受托责任观。
-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而旧会计准则更强调历史成本。
-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定义进行了重新修订,而旧会计准则沿用了传统的会计要素定义。
-
新会计准则在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借款费用、股份支付、政府补助、合并报表、所得税等方面进行了修改,而旧会计准则在这些方面的会计处理方法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
- 风险管理 :
-
新会计准则更加强调企业的风险管理,而旧会计准则则更注重企业的经济活动。
-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披露更多关于其风险管理的相关信息,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
- 国际趋同 :
- 新会计准则充分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与国家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而旧会计准则相差较大。
- 披露程度 :
- 新会计准则提出了更多的披露要求,企业需要披露更多关于其财务状况的因素,以便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 其他变化 :
-
新准则对于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方面的确认和计量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以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新准则还规定了更多的会计政策选项,使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会计处理方法。
总的来说,新会计准则在会计科目、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会计目标和信息质量、风险管理、国际趋同以及披露程度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和完善,旨在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增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心。虽然这些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它们有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