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预算的管理涉及不同主体和部门,具体归属需根据组织架构和项目性质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况:
一、企业内部管理
- 建设部门或财务部门
在企业内部,工程造价预算通常由 建设部门 或 财务部门 负责。建设部门负责项目前期的成本估算、招标文件编制及工程变更管理;财务部门则侧重预算的最终审核、资金拨付及成本控制。
- 造价管理部门
部分企业设有独立的造价管理部门,其职责包括制定造价管理制度、参与招标及合同谈判、处理工程索赔等,确保项目成本在预算范围内。
二、政府监管机构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政府层面,工程造价监管主要由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负责,具体包括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资质管理、工程造价信息的统计与发布等。
- 财政部门
在涉及政府投资的项目中,财政部门可能参与预算审批及资金监管,确保项目符合财政资金使用规范。
三、其他相关机构
-
工程造价咨询公司 :提供专业化的造价编制、审核服务,参与项目全周期的造价管理。
-
司法鉴定机构 :若涉及工程造价鉴定,由当地司法行政机关(如司法局)管理。
总结
造价预算的管理主体需结合企业类型和项目性质确定。企业内部通常由建设/财务部门主导,政府项目则由住建/财政部门监管,同时可能涉及专业咨询机构的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