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社部发布的延迟退休最新政策,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延迟退休年龄调整
- 男职工
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逐步延迟至63岁,采用“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例如1965年10月出生的男性,退休年龄将调整为60岁3个月。
- 女职工
-
普通女职工:从50岁延迟至55岁,同样采用“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
-
女干部:从55岁延迟至58岁,节奏与普通女职工一致。
二、最低缴费年限提高
- 自2025年起,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将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增加6个月,分10年过渡完成。
三、弹性退休制度
- 提前退休
-
需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至少3个月提交书面申请,最多可提前3年退休。
-
灵活就业人员可通过社保机构或单位申请。
- 延迟退休
-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1个月提交书面申请,最多可延长3年,期间需与单位协商一致。
-
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及国企领导按原退休年龄执行,不得延迟。
四、特殊群体说明
-
公务员/国企领导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必须退休,不可申请弹性延迟。
-
灵活就业人员 :可参与弹性退休,但需注意与单位协商。
五、计发月数调整
- 延迟退休后,计发月数将相应减少(如60岁退休对应139个月,61岁对应132个月),但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可能提高。
六、政策实施时间表
-
2025年 :政策正式落地,男职工和原55岁退休女职工开始分阶段延迟。
-
2030年 :启动最低缴费年限调整计划,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将增至20年。
七、配套措施
- 政府将完善职业培训、改善工作环境,并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保养老金可持续性。
以上政策通过渐进式调整和弹性机制,兼顾养老金支付压力与劳动者需求,建议个人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养老,并关注单位政策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