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利率≤12.4%,超限无效
2025年民间借贷新规定主要围绕利率上限、催收规范、合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
一、利率上限标准
- 法定上限为12.4%
新政策将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调整为合同成立时一年期**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以2025年1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 3.1%为例,法定上限为3.1%×4=12.4%。超出部分,借款人可拒绝支付。
- 逾期费用限制
逾期罚息、违约金等费用不得超过法定上限,超出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二、催收行为规范
- 禁止不当催收
催收人员不得在晚上10点至次日8点进行催收,避免干扰负债人及其家人正常生活。
- 禁止侮辱/恐吓
催收机构必须通过合法途径联系债务人,禁止使用侮辱、恐吓等不当手段。
三、合同与证据要求
- 书面形式优先
借贷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自然人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 必备条款
合同需包含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核心条款。
- 证据效力
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是诉讼必备证据。若凭证未载明债权人,持有方仍可提起诉讼。
四、法律后果与争议解决
- 超限利息无效
若约定的年利率超过12.4%,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法院仅支持法定上限内的利息。
- 非法放贷处罚
未依法取得资质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发放**的行为,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法院将裁定驳回起诉。
- 诉讼管辖调整
借款人可向出借人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达到“被告就原告”的效果。
五、其他注意事项
-
复利与预扣利息 :禁止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或预先从本金中扣除,均按实际借款数额计息。
-
刑事与民事交叉 :若借贷行为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法院将移送公安或检察机关处理。
以上规定旨在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保护债务人合法权益,同时维护金融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