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偿费用类型及归属
-
土地补偿费
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需部分用于被征地农户安置(如社保、就业培训等)。例如,耕地补偿标准为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 -
安置补助费
- 统一安置时由集体管理使用(如建设公共设施);
- 不统一安置时直接发放给被安置人员。
-
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
明确归所有者所有。例如:- 农户种植的农作物青苗补偿费归农户;
- 建筑物、树木等附着物补偿按当地政策执行。
二、分配程序要求
- 民主决策
补偿方案需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 协议约定
补偿款支付方式、时间等需在协议中明确(如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
三、法律依据与注意事项
- 法律依据:主要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地方性法规,如区片综合地价标准。
- 争议解决:可通过协商或向土地所在地法院起诉。
- 特殊情形:
- 若土地被永久占用但未征地(如管线设施),按“只补不征”原则处理;
- 临时占地补偿需按实际使用时间及损失评估。
建议根据具体补偿协议和地方政策执行,遇复杂问题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